卓今:新时代文艺与美好生活
2018年05月11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1日第1448期 作者:卓今

  文学艺术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新时代的文艺应该有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新时代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还会促进文艺发展新规律、文艺生产新机制。所有这些“新”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文艺工作者通过经验、知性和想象力,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范畴、复杂性、交互关系、多样性呈现出来,使人感受到艺术化了的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新时代文艺的“新”需要突出它的引领作用,既保持文艺传统所固有的教化、陶冶、愉悦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精神引领、价值引领和审美引领,引导人们不断地探寻真理,向着健全的人格发展。从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著作、文件、笔记、报告、座谈会中可以感受到:新时代应该有新文艺,新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同行,反映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向真。

  新时代文艺的精神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人类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文艺从来都是引领思想潮流,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新文艺和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需要站在时代前沿,睿智、锐利地观察世界,把握社会动态,发出时代先声,构筑精神高地。

  文艺作品向来是一个时代的整体反映,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美与善的统一。新时代的文艺应该全面反映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风俗和人的审美趣味。新时代文艺在精神性引领上有新的要求。文艺素材反映在方方面面,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艺所表现的内容都更加精细化、日常化。

  在过去一百多年中,文艺所起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负担起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文艺的审美功能暂时退到次要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艺再次回归到美和日常,既有宏大叙事、英雄主义,也有琐碎的生活化内容。但问题也随之而来,90年代以后,个人化写作一度流行,在很短的时间内泛滥成“身体写作”“私人写作”,坦率地表达欲望,对性欲、金钱、物质等原始性冲动进行赤裸裸地呈现。在这种写作观的主导下,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一度盛行。个人化变成了一种现代病,变成消费主义主导下人的精神颓废、道德滑坡的一种精神症候。如何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表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呈现社会主义新的文明框架下的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立在民族信念和健康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新时代文艺的价值引领

  文艺作品必然涉及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观、政治立场、价值判断和审美主张。文艺与现实扭结在一起,互相观照,共同提升。事实不断证明,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的文艺,最后只会弱化,直至死亡。

  马克思强调的“价值一般”是要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价值,而主客体的关系性需要落实在实践中。社会科学都是基于人的科学,人是社会的人,是超越了物自体意义的具有主体性的人。事实上,纯艺术、纯审美的文艺作品也是主客体的一种实践关系,它的济世情怀、家国抱负镕铸在美和善之中。其价值观必然要落到实处,为弱者代言,为人民大众发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文学上的独立人格主要是指文学自觉与文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包含了以人的个性自由为基础的人生哲学。有批判和建构,拒绝对权威的盲目顺从,倡导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它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人格意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享型人格。新时代文艺要走出以个人主义为逻辑起点的资本主义式的自由人格,必须对之进行慎重的思考与把握。

  古代先贤所强调的人的自由本质,马克思主张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符合世界未来人的发展理想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能量,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真正弄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拥有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价值观,才可能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才会在国际舞台上有引导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文艺的审美引领

  文艺工作者有引领美学风尚的责任,需要普及新知识,使艰涩的事物变得明白易晓,需要疏导可能出现的社会整体的负面、颓废情绪。新时代文艺应该倡导由美及善,引领人们的精神态度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在这方面,习近平同志有非常深刻的洞见,他指出:“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审美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人们对自然宇宙认识的局限性不断地被科学和理性打破,审美也随之提升,但现代社会人们同样面临新的困惑,并且大都是认识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困惑。审美与真理同行,文艺工作者把自己掌握的新材料、新方法通过艺术手法展现出来,对那些人们认为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荒诞的事物进行质疑、批判、反思,提升人们的审美层次。文艺工作者是否能够保证所呈现的东西不是另一种方式的丑恶和愚昧无知,本身就需要用双重视角去把握和审查,既需外在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也需要内在的思想史视域。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现代性批判落脚点是社会现实,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逻辑起点,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坚实的基础之上。实践性和真理性是两个底线,审美高度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文艺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客观条件而避免了发达地区非理性发展的代价,跨越了工业文明初期的焦虑和失误,很大程度上保全了人性的真,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成熟而稳定的状态。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享受到社会主义健康优质的文明,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在审美层次上得到提升。他们站在深广的文艺大背景下,抓住文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本质,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标识,追求健康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