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鲲:美好生活期待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2018年03月30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30日第1422期 作者:吴祖鲲

  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最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是全民族的精神需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巨大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向社会生活渗透其价值理想,在现实的文化实践中把视野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传统文化是一个与“现代文化”相对而言的概念。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代表着一种历史沿革,而“文化”是和物质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称,其本身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中华传统文化外延广大,包括诸子百家学说、琴棋书画、诗词戏剧、建筑工艺、宗教哲学、法律习俗、古玩器物、衣冠服饰等。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灵魂,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更是整个民族每个生命个体精神价值的根本支撑。

  世代古圣先贤创造的伦理道德、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汇集成流传千载的传统文化,如贵民崇礼——民为邦本、以礼为治,礼法合治——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和合以求——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治国先治吏——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缔造了历史悠久、璀璨瑰丽的中华文化,左右着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深深影响着中国国民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耦合、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蕴藏其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融于中国国民的精神血脉,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资源、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为美好生活期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践行以德修身,提升全民素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形见绌,国人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渐渐显露。崇高的品格是提升全民素养的基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重修身,肯定人的道德品格,其中蕴含的为人之道正是提升国人品格的良药。针对不同的群体,全体国民重在修“孝”,领导干部重在修“廉”,街坊邻里重在修“和”,服务行业重在修“仁”,劳动者重在修“勤”,商人巨贾重在修“诚”,修身重点不一而足,浓厚明礼诚信氛围,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传承家训文化,塑建家道家风。家庭是每一个个体成长的摇篮,是国家和社会的组成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稳定关乎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教育关乎子孙后代成长。家训作为家道家风的文字凝练,是家庭内部父母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呈现着中华民族端蒙养、重家教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堪称中国人的“精神门楣”,不仅体现出自觉的文化追求,更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一种教诲。传承家训文化,遵法尊祖、孝亲睦邻、修身齐家,明德励志、端心诲戒、劝勤勉学,将家训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行为规范。

  培育乡贤睦邻,引领自治乡风。现代城市化进程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传统的社会纽带日趋松弛,日渐原子化的个人和家庭在社会中不免迷惘。自古以来,乡贤大多饱读诗书、慧贤豁达、德高望重,启蒙教化、造福桑梓、守望相邻,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乡贤文化,培育了以现代乡贤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精英领袖;不仅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基层社会架构,成了乡民情感联络的纽带,而且引导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约束行动行为,实现社会贤达与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

  建构生活共同体,锤炼社区精神。如果说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宗族村落,那么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共同体则是地域特点突出的社区。宗族共同体重视祭祀、教化、族谱、族规,重视发挥文化传统的强大内在力量,协力自治、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社区,激活民众的主体作用,锤炼其社区精神,调动其正向能量,发挥其自治能力,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基础。

  助力公益事业,传递慈善正能量。公益事业,即公共利益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悠久丰富的邻里互助、公益慈善的传统。儒家五经之首《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孔子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仁爱”理论、大同思想;孟子提出了“以民为本”、性善论。《道德经》云:“我恒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助力公益慈善不是一种道德负担,而是一种理性追求,是与责任义务相对应的一种守望互助的思想境界。

  近年来,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无不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如和而不同的理念、天人合一的精神、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这些虽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也体现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经世致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惑。面对这些困扰个体与社会的诸种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人类提供有益启示和丰富滋养,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国外有识之士倾向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慰藉心灵的重要原因。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史悠久、延绵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做到了稳定中有革新、延续中有超越,总是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对人类若干亘古不变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探索,提出不同的见解,在结合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自我扬弃、自我完善,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革故鼎新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依然需要不拘一格地推进其创新发展,使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但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大力发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优良传统,从内容、形式、载体、方式等方面入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带给人精神享受、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发挥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整合全民族的精神和智力,凝心聚力、万众一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和精神食粮。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九大专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7ZX5)、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年十九大专项课题“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文化产业实现路径研究”(xsjd2017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