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努力实现新时代的文化担当
把握一条主线 理好六大关系
2018年03月30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30日第1422期 作者:李丹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并作出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新的时代赋予了文化新的历史使命。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多时间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文化事业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文化整体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也达到了一个极大丰富的程度。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文化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文化产品的提供上出现的需求短缺与低端过剩的“并存”现象;文化体制改革在进入深水区后的“间歇期”现象;一些文化机构在发展中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而出现的盲从性和滞后性,或在面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出现顾此失彼、难以兼顾的困扰等。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达到新高度,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软实力、产业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羁绊和束缚。

  那么,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十三五”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立足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实际,努力解决以上问题和阻碍,以确保2020年文化小康各项任务的实现、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遵循一条主线,处理好六个关系”应该是在多维度的视角下一个有益探索。

  以解决供和需的精准对接为主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涵盖了文化需求旺盛和供给不足、不对称之间的矛盾。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在量上、质上都超越了以往。对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层次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加大对不同地域、群体、需求的调研力度,在前期创作生产时增加针对性,创造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为人民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和供给,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提供上要遵循与时俱进、与时同变的规律,避免同质化的供给;避免低端、跟风、急功近利的文化产品。

  二是注重对文化需求的引导和提升。“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有着特殊的属性和使命,匡扶人心、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在文化领域的繁荣、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中,我们要积极引导、提升需求取向和层次,提高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着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的文化元素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固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是突出人民情怀,增加主流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赋予主流文化更多时尚元素和浓厚生活气息,以更为活跃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流行文化的挑战。另一方面,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来自于人民、离不开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因此,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创作设计、资源配置、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要充分融入人民的元素,使主流文化更贴近民生、感知百姓冷暖,把握时代脉搏。同时运用主流文化中所涵盖的历史维度、人文情怀和美学精神,去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去提升人的境界、锤炼人的品格、培养人的审美趣味,使之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感、崇高感和超越感。应该认识到,文化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主流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四是加强精品意识,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突出精品意识,既能满足国内庞大的文化需求、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文化品位,又能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鼓励文化领域出大家、出精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转变。文化精品既是某一历史时段艺术发展的高峰,又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高度的代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形成一批经得起人民检验、市场洗礼、历史积淀的传世之作,是文化强国的真正标志。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转变文化发展理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质文化服务项目;努力打造更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产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基层文化供给效能。我们要积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兴盛,必须在加大农村文化供给的同时,加大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抓住人民需要,依托已有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激活区域文化的自我建设潜力。同时推动单一阵地服务向“阵地+流动+数字化”服务转变,服务方式从“单一供给”向“多元供给”、“交互供给”转变,在普惠式的文化供给中通过更精细化服务提高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供给效率,牢牢守住基层文化阵地,进一步满足基层人民文化需求。

  统筹规划 理好六大关系

  在解决供给和需求精准对接的同时,我们还需处理好以下六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

  “上与下”指的是中央与地方、主管机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及顶层设计与具体操作等,解决好二者关系对于推进我国文化发展、文化繁荣兴盛至关重要。首先,从“上”的层面需要充分激发文化生产力,释放文化发展的巨大势能,在尊重文化属性、文化发展规律和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立足文化发展实际作出科学判断,制定相应法律、政策、规划等,充分发挥宏观导向、引领作用,营造健康文化生产环境;从“下”的层面需要看清“指挥棒”和“规划图”,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落地实施,完成“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其次,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优势,借助政策推动本地区本单位文化发展服务和供给,在夯实基层文化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实现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的繁荣。在操作层面把顶层设计中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反映上去,形成良性互动。再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知识创新提供保障。尽快改善文化领域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完善及执法不严等状况,从法律的层面保障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权益,形成保障创新、促进发展的政策氛围。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共识,搭建良好平台和成长空间,进而增强我国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原创性。

  通过“上、下”结合,在文化改革发展中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形成文化服务看需求、文化产品看市场的良性态势。

  2.处理好“老与新”的关系。

  “老与新”即指传统与时代、传统与科技及现代传播手段、传统文化项目与新兴文化业态三个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为传统与时代的结合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第一,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释放、拓展其新的生命力,从中提炼最具活力和时代感的文化要素,并使这些文化要素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第二,注重传统文化与科技手段及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强化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的技术支撑和现代传播媒介运用。一方面把高新技术作为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提高服务于人民的丰富性和便捷度。第三,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对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文化需求项目的开发。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科学分析、准确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促进更多更好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产生。第四,处理好“老与新”结合中的“取与舍”。既要分清主次,遵照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避免因突出技术造成对内容的伤害;又要具体分析,防止滥用技术乃至于粗制滥造造成实际效果的适得其反。

  3.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内与外”不但是指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还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事业,近几年来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常态,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能否顺利实现完美结合、同频共振,乃至互兴共荣,对文化发展繁荣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一是要明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关系,政府要进一步放下身段,以“掌舵”代替“划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服务优质社会资本,做到“雪中送炭”;社会资本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所投入文化项目中社会效益的发挥。二是要形成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交叉合作,增强“协同效应”,完善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避免对体制外企业的打压和恶性竞争。三是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既要消除投资壁垒,又要完善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对体制外企业的保护,同时发现、培育、引导其投向新兴文化领域,补齐文化供给的“完整拼图”。

  4.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大”既指规模较大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又指当前文化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服务或产品;“小”则指中小微文化企业,以及需求量比较小、受众比较少的文化服务或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提出“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能进一步解决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结构不健全、链条不完整的问题,又能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多元文化需求。

  为此,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一是既要抓立竿见影的基础性的文化大单位、大项目,也要扶持规模小但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需要抓见效慢但利长远的文化新兴业态。二是摈弃“抓大放小”“喜大弃小”思想,从“小”做起,培“土”、扶“微”、育“小”,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夯实发展基础,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大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参股、收购从事新兴文化业态的中小微企业等方式,完成转型升级,增加自身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大与小”之间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转换。

  5.处理好“中与西”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加速以及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加,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们的文化交流虽取得了长足进步却仍处于不对等地位。由此,我们一是要积极探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粹的“世界语言”和“国际表达”。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当代文化精粹的基础上,将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与未来的中国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感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并借助现代化、国际化元素,探求它的国际语言和世界表达。

  二是在文化供给上打破国别界限,推行“无国界供给”。这同时也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张。众所周知,好莱坞富含中国元素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取得了不俗成绩,我们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文化元素,把其应用到中国的文化产品创作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文化表现,培养国际化的受众。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上打破国别界限,这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三是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彰显中国文化魅力,需要我们着力扶持一大批有自主核心技术、广阔市场前景、雄厚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事业,鼓励他们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逐步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更好地推广中华文化,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进而构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大激发人民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惟其如此,才能在文化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中实现由“文化信他”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他信”的崛起历程。

  6.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

  “表”指的是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丰富精神食粮供给,“里”指的是对内重塑社会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对外匹配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形象、大国战略、大国襟怀,这无疑是提供丰富文化供给的最厚重内涵和最深远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可看作对文化管理者和从业者的一个具体要求。

  厚植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元素。如今,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获得了极大丰富和满足,但在精神文化的摄取中,还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一些“文化快餐”“文化垃圾”的包围中,缺乏积极引导。因此,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更应紧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重构社会价值体系,把爱国、诚信、公正、法治等元素融入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中,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民有信仰、存敬畏、知荣辱、重诚信、守底线。

  重视文化服务及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反映和塑造。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需要强大文化的引领和感召,更需要强大文化的熔铸和展示。一方面,要开展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产品和内容的研究,在着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同时,真实、客观反映我们的文化现状,注重国家形象的文化表达,充分提炼、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研发的系统规划,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粹、融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文化传承历史、引领时代、移风易俗的作用,凝练国家品格、传递国家精神。立体、多层次展现大国文化、凸显大国担当,并结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积极塑造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无限生机活力,开明、包容、友善、担当的大国形象。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优质精神食粮,着力提升人民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担当。

  (作者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机关服务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