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创新发展是新旧动能转换关键
2018年03月23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3日第141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原题:创新发展是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看来,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刘晓静认为,高等学校要顺势而上,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和挑战,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把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培育大批创新转化新型人才。围绕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刘晓静。

  突破创新发展瓶颈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刘晓静: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在于实现创新发展,但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来看,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中国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快速地拉近,但数量巨大的论文发表引用数、拥有的专利和新增专利数,与我国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巨大的剪刀差,表明我国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巨大的浪费,导致支撑发展所需的创新供给(项目与人才)绝对量不足、质量不高,与全社会对技术和人才的海量需求不匹配。

  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新技术和新工艺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需求迫切,但高校提供的创新供给匮乏,对实体经济发展、消化落后产能实际贡献率不高,与国家科技进步、企业转型升级的结合度低。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开始积极寻求创新和创新转化的新理论、新途径、新方式。随着传统的创新型国家依靠创新研发大规模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失去效率,以创新转化为核心的新型创新组织方式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为更好更快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转化规律,进而建设新的创新生态,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研究创新转化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是创新主体,创新是高校使命。对于推进创新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您认为高校应着力探索哪些问题?

  刘晓静:虽然相关问题或多或少已被各国政府及社会认识到,但创新转化的理论研究尚在萌芽之中,这就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先发的机遇。创立“创新转化学科”,有可能造就一个领先世界的学科。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通过何种方式组织创新转化,从而实现引导创新、对接需求的目的,提高创新效率;二是创新转化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实现引领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创新的功效,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在操作层面,通过建立国际创新转化案例库,分析各种创新转化模式,运用国际交流、国内合作等手段,推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集中多方科研力量开展研究,探索创新转化的内在规律,建立创新转化知识系统;为国家重大创新战略问题和自主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人才、技术支持,创建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转化体系模型,支撑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建设新型创新转化实践平台,构建理论、技术与实务并重的,多学科融合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新型创新转化生态,培养创新转化高端人才,形成创新转化职业资格标准,建立国际化的职业创新经纪人认证体系。

  此外,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最终跨越科研成果转化的鸿沟,实现高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耦合,做到共享共赢,既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找动力,也为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要注意到,创新转化学科建设要加强国际合作。

  总之,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大机遇,只有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高校要加强对创新转化规律和实现手段的研究,为社会培育大批创新转化新型人才,使教育事业与国家社会发展更加契合,使“双一流”建设有更加扎实的基础,更好地履行大学的使命。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