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澍:“和”内蕴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18年02月23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23日第1397期 作者:田澍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宝库。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和延绵不断,就在于其能够追求和谐、尊重差异和正视不同。面对区域的、信仰的、语言的、民族的诸多差别,中华文化以其显著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断吸取各类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以极大的自信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确保了中华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和”是中华文化的宝库

  “和”意味着多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中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华文化里,“和”是自然与社会各得其所的理想境地,是万事万物和谐共处的根本目标,也是万事万物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和谐发展的前提。明清皇宫紫禁城雄伟的三大宫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贵和思想的集中表现。要做到“和”,具体而言,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约束自我,践行良知。“良知”也叫作“仁”。只有守住仁心,树立道德主体性,修养自己,恭敬而无傲慢,辞让而无伤害,天下才能归仁,即实现和谐。

  第二,好学明理,随时用中。在不同环境下要做出最恰当的行为表现,就要依靠自身的素养和智慧,审时度势,辨明是非,稳重行事。只有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宽宏大量,从自觉到自律,不断“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有序地管理万物。

  第三,即礼求仁,以礼制中。“仁”、“义”外化为社会行为规范,即礼乐制度和典章规范,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遵循“礼”,只有遵循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社会才能有序,天下才能和谐。

  第四,不断学习,知能合物。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并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主张学习在保存、改造和提升道德涵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自知,有能力处理各种矛盾,并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仁、义、礼的要求,如此,社会的良性秩序才能真正确立,社会的稳定发展才能持续保障。

  中华文化中的“和”是在尊重差异下的整合,具有包容品格和博大精神。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概念,认为只有尊重并汲取别人有益、合理的思想,纠正自己的偏颇乃至错误思想,使之公允,取得共识,才是“和而不同”。“和”不是失去自我,恰恰是吸纳优秀文化因素而自我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理论贡献,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缘于“和”

  中国疆域辽阔,具有鲜明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种多样,“农业区与牧区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发展带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同时也表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发展的显著不平衡”。在中华文化的多元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其个性的前提下,使各自能够和谐相处,“和”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国家层面,“和”又称为“大一统”。“大一统”就是要有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权、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文化等,追求协和团结、长治久安,反对分裂动荡。

  在“大一统”思想中,通过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提高,各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内涵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华夷一体”、“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理念强化了中国少数民族对中国国家意识的认同。“中国”的概念逐渐成为汉族统治者和进入中原的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共用的称号。特别是少数民族获得对中国的统治权时,都以“大一统”的实践者自居,并接受中华文化和继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被汉族人视为正统王朝。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将“大一统”发展成“多元一体”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他指出,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而在分散的多元到一体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也就是说,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汉族文化成为凝聚和整合中华民族的稳定力量。

  尽管汉族文化是不断吸纳和融合古今各民族及世界上诸多民族文化的一种“和”的文化,但不能简单地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今天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合称为“中华文化”是恰当的。只有如此,才能更加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亲和力,才能更加提高各民族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才能更加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和”益于当代世界和谐发展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确保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尚中贵和,以人为本,注重教化,不断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因为只有“异”,才有“和”;只有多“异”共处,才能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合成一个丰富多彩而不失自我的整体。只有不断创造“和”,凝聚共识,才是思想文化健康发展之路;也只有高举“和”的大旗,才能赢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才能获得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和”所追求的是“普遍和谐”。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地域与地域、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等之间的不适与冲突需要调和,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只有修心养性,养成健康的心理,克制欲望,诚实笃厚,才能达到从个人和谐到家庭和谐,从社区和谐到区域和谐,从国家和谐到世界和谐。在当今各类冲突不断的形势下,要构建和谐世界,实现真正的全人类的福祉,中华文化中“和”的思想无疑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主张以博大胸怀与邻为善,反对妄自尊大,反对恃强凌弱。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各国在互利共赢、相互理解、真诚合作、和平安宁的前提下保持着友好往来和密切联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也是建立和平稳定与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中国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在坚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走相互尊重、忍让宽容、和睦相处、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竭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国际潮流而对世界展示“和”理念的集中表达,也是21世纪的中国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前提下所履行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和支持。以“和”为中心的中华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文化热,表明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的空前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文化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将愈来愈大。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