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春明:现代性视域下的欧亚主义思潮
2018年01月26日 07: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6日第1382期 作者:祖春明

  近年来,在俄罗斯和我国学界,欧亚主义研究方兴未艾,渐趋精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欧亚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当代俄罗斯战略选择之间存在的某种契合有关。但欧亚主义作为俄罗斯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我们有必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其进行整体反思和检视,以厘清其与单纯的政治学说之间的关系。

  一种近乎预言性的思潮

  谈到欧亚主义,通常会有古典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之分。所谓古典欧亚主义,主要是指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侨民界的一种社会思潮,以1920年H.C.特鲁别茨科依(1890—1938)公爵发表《欧洲与人类》为肇始,其间经历了以《回归东方·预言与现实·欧亚主义者的主张》文集出版为标志的成熟期,最终因《欧亚洲报》在1929年引发的争论而走向终结。

  所谓新欧亚主义,主要是指在苏联解体前后,俄学界为填补意识形态真空,并为俄罗斯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重新发掘和反思古典欧亚主义思想资源而形成的学术流派。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思想运动并非仅限于学界,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更接近于一种政治运动。

  新欧亚主义的出现或者说古典欧亚主义的复兴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政治诉求,即维护苏联解体后空间的整体性和俄罗斯国家的整体性,并探索后工业时代俄罗斯社会发展道路。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新欧亚主义思潮也越来越紧密地与俄国内政治运动结合起来。2001年,俄罗斯成立了名为“全俄欧亚社会政治运动”的社会组织,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合法政党“欧亚党”。

  当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这一现象时便会发觉,古典欧亚主义之所以会复兴并发展为新欧亚主义,或许就在于其洞穿时代的预见性。古典欧亚主义者似乎早在苏联建立之初便预言了它的解体,而历史的发展恰恰又证实了这一预言。

  古典欧亚主义者为何会做出这种论断?就苏联问题而言,在古典欧亚主义者内部确实存在过很大的分歧,抑或说,古典欧亚主义者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本身就较为松散,意见常有不同。从整体上来说,欧亚主义试图建立一种文化—地缘的认同范式。

  欧亚主义者口中的“欧亚洲”不同于“欧亚大陆”,它专指由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突厥斯坦平原三大平原,以及将其隔开和包围的山脉、山岳构成的独特而统一的世界。上千年间生活在这片区域内的人们拥有一种共同的文化,那就是欧亚文化。

  欧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明类型,不同于西方文明,也不同于东方文明,而是综合了两者的文化要素。历史上的古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文化都属于该种文明类型。

  但长久以来,俄罗斯民族似乎已经模糊甚至错误判断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欧亚主义者认为,这是由于彼得大帝开启的“西方转向”遮蔽了原有的东方文化要素而造成的,它甚至导致了数百年来俄罗斯文化的大分裂。

  因此,欧亚主义者主张回归东方,对东方文化要素进行“去蔽”。这就意味着俄罗斯民族首先要摒弃“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现代性理念,重构自己独特的欧亚文明观。

  源远流长的思想脉动

  通常认为,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开始于988年的罗斯受洗。当时的基辅公国弗拉基米尔大公驱赶着成千上万的罗斯人到第聂伯河接受东正教神父的洗礼。这标志着俄罗斯民族从此摆脱野蛮状态、成为文明世界的一份子。

  但俄罗斯地处欧洲边缘,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当时繁盛昌明的拜占庭帝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一直到1453年拜占庭被土耳其所灭,俄罗斯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却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个国王的女儿索菲亚公主,这为“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继承者”的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合法性。不仅如此,俄罗斯东正教徒还认为,正是由于君士坦丁堡的叛教行径导致了其最终的灭亡,因此,只有他们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虔诚的信徒,也只有他们才握有神的真理。

  也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弥赛亚”这一宗教概念才开始渗透到俄罗斯民族思想的深处,成为俄罗斯意识的主旋律之一。所谓“弥赛亚意识”,主要是指俄罗斯民族就是那个“神选”民族,因此,只有俄罗斯民族才拥有真正的神,也只有俄罗斯民族才有资格替天行道,拯救世界。

  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影响深远的“莫斯科—第三罗马”学说。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弥赛亚意识,更为之后形成的自主性精神传统奠定了基础。但自1640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俄罗斯在现代化进程中再次因“迟到”而成为边缘,或因“边缘”而再次迟到。为了从“边缘走向中心”,彼得大帝开启了西化进程。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之后,俄罗斯知识群体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莫斯科—第三罗马”学说上来。19世纪30—40年代,西方派与斯拉夫派之间发生历史大争论时这一学说再次被有意识地表达出来。

  这场被称为“百年争论”的论战围绕俄罗斯的历史道路选择问题而展开,两派“辩手”主要在莫斯科的私人沙龙中进行思想交锋,或是通过各种杂志和报纸宣传自己的观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因此,这场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论战也引发了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甚为丰富。

  俄罗斯民族的弥赛亚意识和“莫斯科—第三罗马”学说以斯拉夫主义的形式再次被呈现出来。进一步来说,尽管俄罗斯的历史选择始终沿着西方派的设计进行,但考察俄罗斯思想史却可以发现,它是以斯拉夫主义所代表的自主性精神传统为主导的偏心结构。换言之,欧亚主义也是这种精神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可能的战略选择空间

  在俄国历史道路的选择问题上,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即西方派所代表的“西化模式”和斯拉夫派所代表的“自主模式”。显然,欧亚主义者选择的是后一种模式。这种选择既延续了俄罗斯民族的自主性精神传统,也体现了俄国知识分子群体对本民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反思。

  尽管从俄罗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欧亚主义延续了斯拉夫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它在反思现代性的层面上比斯拉夫主义要更为深入,也更具前瞻性。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都认为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但他们对这种文明究竟是何种性质的看法却存在很大差异。

  斯拉夫派认为,俄罗斯文化的核心是纯粹的东正教信仰及其所代表的灵性至上精神传统。此外,鉴于俄罗斯是斯拉夫世界的中心,俄罗斯文化也是整个斯拉夫世界的共同文化。至于斯拉夫世界究竟有多大,斯拉夫主义乃至后来出现的泛斯拉夫主义都将其限定在东欧平原之内。这表明,斯拉夫主义仍具有相当浓厚的欧洲情结,他们口中的俄罗斯文明主要是建立在血缘联系和纯粹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

  欧亚主义则与之不同,他们认为,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欧亚文化,是由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此外,俄罗斯文化也是生活在欧亚洲范围内各民族的共同文化。

  这时的“地缘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些民族在同一区域内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势必会形成某种共同的文化,之前或许是罗马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现在是俄罗斯文化。它代表了这个区域的文明形态,决定了其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和路径。综上所述,欧亚主义思潮的形成,既是俄罗斯民族自主性精神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俄罗斯知识群体不断反思和检讨本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结晶。进一步来说,这些民族地处欧洲边缘曾经令俄罗斯感到尴尬和懊恼,但经过欧亚主义的转换,却成为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优势。它的当代复兴也表明,俄罗斯绝不甘心沦为无足轻重的二三流国家,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积极构建新的“欧亚洲”战略空间,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