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
2017年12月15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5日第1353期 作者:陆汉文

  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是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已有理论中,“贫困文化论”在内生动力方面提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该理论将贫困人口落后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作为贫困的重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干预理念。循此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降,关于我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成果,经济开放和外出务工对贫困文化的冲击和消解得到较多关注。但从我国扶贫开发实践进程来看,这些成果仍然不能满足应对新时代精准扶贫新挑战的需要。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剩余贫困人口主要是那些因个人和家庭原因而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就其中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来说,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因疾病、残疾等原因而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第二类是具有劳动能力但观念落后、信心不足或缺乏劳动意愿的人(其中有一部分被俗称为“懒人”)。对于第一类人来说,完善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网络,提高保障水平,是精准施策的基本选择。对于第二类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通过劳动摆脱贫困,对他们实行的救助和福利政策可能进一步强化其落后观念和“等、靠、要”思想,甚至在社区层面导致新的不公平感。

  可见,从贫困成因和贫困人口构成变化来看,开发式扶贫以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经济制度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条件等大环境;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则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观念和思想,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社区工作促贫困文化治理

  在悠久农耕传统的浸润中,村庄一直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治理单元。改革开放和外出务工能够对村庄文化形成冲击,但对贫困文化的治理来说,更根本的则是村级社区层面的干预和内生变化,社区工作是一项精准措施。

  一是发挥脱贫致富典型的示范作用。电视上、其他地区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故事,对于贫困社区居民而言都是遥远的传说,与自己没有关系,对心灵难有触动。在贫困社区中发现、培育脱贫致富典型,宣扬其通过个人努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故事,更有利于唤醒沉睡的社区、激发静默的心灵。

  二是推进村庄贫困文化的反思。贫困社区、贫困家庭常常伴随着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如因循守旧、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文化的改变异常艰难和缓慢,运动式的办法通常只能取得昙花一现的效果,热情过后一切又恢复原状。因此,可以结合树立脱贫致富典型有关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传统节庆等,把贫困文化及相对应的认知观念、行为习惯呈现、揭露出来,让村民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并反思贫困文化,进而逐步形成否定和摆脱这种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三是提升新型组织文化在社区的影响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和牵头作用,充分利用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合作社、红白理事会等各类村民组织,有计划开展各种有内涵的集体活动,把村民组织起来,让这些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促进村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嬗变。

  社区社工助社区“软建设”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涉及宽广的领域和不同的环节,但最大的短板在村级社区,最有潜力的领域也在村级社区。曾经充满活力并给几代人留下满满乡愁和青涩记忆的乡村,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市场化大潮中,就像一叶叶四处飘零的孤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村级社区既已衰落,社区工作又何以为凭?要实现这个目标,设置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是一项抓住了乡村衰落症结的应对措施。就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而言,情况尤其如此。

  具体来说,在每个贫困村设置一个社区社会工作岗位,面向社会(重点是城镇退休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公开招聘带有志愿属性的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区社工”),国家财政给予生活补贴和一定福利,并构建社区社工支持体系。社区社工的具体职责包括:了解村庄历史和传统;摸清每个农户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发展困难;把握社区内在权威结构及主导性价值取向;围绕改变社区陈规陋习和落后价值观念提出具体干预方案;申请财政资金或争取社会捐赠资金执行社区工作具体方案;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社区工作方法和具体项目。社区社工的基本任务是抓好社区“软建设”,即引导重塑社区文化和价值取向。

  社区社工能否完成社区“软建设”任务,成功实现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社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社区社工本人的志愿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一般来说,主要从城镇退休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和文化艺术工作者遴选出的社区社工,其基本工作能力不会有大的问题,且可以通过社会工作支持体系跟进开展能力建设,因此社区社工最需要的是志愿精神。可以将是否热爱村庄,是否乐于将引导重塑社区文化和价值取向等“软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是否能在琐碎细致且见效缓慢的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意义,作为衡量社区社工是否具备该岗位志愿精神的主要标准。鉴于此,社区社工岗位的聘任和后续支持工作要淡化物质待遇,强化对志愿精神的考察,完善弘扬志愿精神、支持志愿者的政策和机制。此外,由于“软建设”的特殊性,社区社工的工作期限也不宜太短,一个聘期以3—5年为宜。

  要言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重要举措,设置村级社区社工岗位,可视为落实这项举措的关键。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