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017年11月17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7日第1333期 作者:董振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批判旧哲学时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终结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引领,是赢得伟大斗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现实逻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准确把握并解决时代问题是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但是,它没有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关注和为探索解决这些时代课题作出思想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现实逻辑。

  进入新时代,要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实践逻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历史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

  我们要坚持“四个伟大”的辩证统一,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我们必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