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唐啸:中国迈向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7年10月27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27日第1318期 作者:胡鞍钢 唐啸

  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并规划了可付诸实践的战略步骤,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和大战略观。

  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此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比,既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延续性和与时俱进,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远大目标和宏伟蓝图。

  第一,核心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后进一步充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大报告则表述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点从2050年提前至2035年。

  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明确。所谓“全面建成”,总目标内容内涵更加具体、更加明确,领域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社会上的“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目标之间的全面联系。

  从更为具体的目标内容分析上看,提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内涵;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提出“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是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和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标志。

  明确提出新“两步走”战略安排

  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法论,即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在30年前,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分三步走”战略。在20年前,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按照独特的分步走战略,一步步走来,又一步步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更高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明确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一独创的、科学的发展方法论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远大目标和宏伟蓝图的基本途径。这一战略步骤循序渐进,既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战略指导,也体现了我们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从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看,到2035年中国将用三个五年规划指导国民经济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三个五年规划指导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两个阶段的六个五年规划中,将根据2035年总目标和2050年总目标要求,把握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不同时期五年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由此制定重大发展任务,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作为实现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的突出体现和抓手,从而使得宏大战略目标可操作、可落实、可实现。

  根据我们的研究,到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从2035年的36632—41597美元提高到2050年的60847—76993.4美元,可以视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到2050年,我国GDP将稳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量比重的29%—37%之间。因此,可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成为世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强国,是有坚实基础和充分把握的。

  总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长远的、全面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任务,我们对这一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有充分理由和信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