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水河: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2017年09月29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9日第1303期 作者:季水河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而且影响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可以说,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精神,回荡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声音。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中国文坛上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写实主义文学、穿越文学、玄幻文学等非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涌现,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那么,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究竟有没有当代价值?它对21世纪的中国文坛还有没有指导意义?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集中表述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致明娜·考茨基》)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对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的叙事文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实主义文学描写注重细节真实

  细节是构成文艺作品的血肉,文艺作品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往往体现在真实的细节之中。同时,细节是否真实,还关系到一部作品能否成功。在中外文艺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家、优秀的文艺作品,既充分重视细节的描写,又特别强调细节的真实性。不仅现实主义的作家、作品如此,而且打着反传统、反现实主义旗号的现代主义作家、作品也不例外。现代主义的文艺作品,大多具有整体荒诞、细节真实的特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才特别重视现实主义文艺创作中的细节真实,才将细节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才在他们的文艺批评中把对细节真实的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并通过对文艺作品细节真实的分析,把握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与情感表达的基本倾向。

  在我国当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细节描写、忽视细节真实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或在文艺作品的情节进展中忽视细节描写,使情节失去生动性和丰富性而不能吸引读者和观众;或在文艺作品的人物塑造中忽视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面孔呆板、性格平淡而失去吸引力与亲和力;或在文艺作品的细节描写中任性夸张而失去真实性,从而破坏整部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最后一点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被观众广泛吐槽的抗战神剧是其中代表。“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等奇葩细节,严重丧失了真实性,其创作者被网友讥讽为“犯了个位智商的错”。由是观之,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中关于细节真实的论述,在文艺批评中对细节真实的分析,至今仍有价值和指导意义。它对纠正当前文艺创作中忽视细节真实的现象,克服当前文艺批评中淡化细节真实的倾向,仍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塑造典型人物

  在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中,典型人物又称典型、典型性格,特指现实主义作品中高度概括性、鲜明时代性和独特个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典型人物没有阶级属性限制和品质优劣之别,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艺术形象都有可能成为典型人物;真诚善良之辈和虚伪狡诈之徒都有可能进入艺术中典型人物之列,关键在于他们能否达到高度概括性、鲜明时代性和独特个性三者的有机统一。当然,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虽然承认典型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并不否定典型人物的价值导向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张,社会主义文学更应该塑造无产阶级的新人形象和典型人物,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典型人物的塑造,可以运用多种不同方法,而比较方法则更为有效,这样,就能把各个人物“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典型人物还是衡量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是否伟大、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作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他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直面中国当代文坛,在对待典型人物问题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故事轻人物,不少文艺作品故事情节离奇荒诞,但人物形象面目模糊,缺少典型性;二是重古典轻现代,许多创作者迷恋古代宫廷,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皇帝、后妃、文臣、武将形象,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新人形象却相对较少;三是重思想轻性格,有的作品虽然描写了新人形象,塑造了时代英雄,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没有将思想观念巧妙地融入人物行动中,通过人物的独特个性体现出来。

  基于此,当代中国文坛仍需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典型观,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典型人物论,继续借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创作方法,去讴歌新时代典型人物的奋斗人生,揭示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最美情怀,刻画新时代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我们的文艺家应该时刻牢记:“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现实主义文学人物塑造要突出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中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范畴,也是一个与典型人物紧密联系的重要范畴。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努力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叙事性文艺创作的最高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典型环境主要指“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典型环境由三个要素构成:生活场景、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活场景是文艺作品中每个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如生活环境、劳动环境、交往环境等;自然环境是文艺作品中人物所处的自然条件,如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社会环境是文艺作品中人物所处的重大事变、时代趋势、文化传统等。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作用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在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视域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是相互制约、互为对象的: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典型环境又是可以被典型人物所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国当前的文艺创作在对待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人物屈从于环境,在环境面前没有自主的努力,性格处于凝固状态,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有的人物凌驾于环境之上,在环境面前任意超越,无所不能,性格的改变远远先于环境的改变;有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缺乏有机的整体联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人物性格具有典型性,而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物的性格就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诸种现象的产生,与文艺工作者淡忘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不无关系,与文艺工作者不能正确理解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辩证关系不无关联。在这个背景下,文艺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完全应该的,重提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