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文艺创作
2017年09月29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9日第1303期 作者:马建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键在于构建其具有深刻阐释力的当代中国形态,并以之指导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引领了当前文艺创作发展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而针砭文弊、激浊扬清即是时代赋予每个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

  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树立人民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就要求文艺作品中所展现的历史事件,不能只是个别历史人物施加影响的结果,而应是人民诉求的推动与回响。人民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生产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劳动群众的历史,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没有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存在。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文艺作品中没有人民性背景或土壤的存在,一切事件和人物就都将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起码不能抵达本质性的真实与真相。因此,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不是外在于文艺的要求,而是文艺本身真实性品质的要求,是正确的历史观的要求。

  以正确的历史观引领文艺创作,还要求文艺家在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中力求真实、客观地表现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历史给了文艺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艺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他指出:“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文艺家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不能在创作中正确描写和塑造典型环境以及处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强调文艺表现的真正主体性

  可以说,文艺家几乎没有不强调文艺表现的主体性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个主体性,以及怎样确立真正的或正确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因此,主体性首先体现为文艺作品的强烈的文化自信及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民族精神独立性。如果文艺家“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挟洋自重”,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搞“去中国化”,那么,其作品必然会因文化自信的缺失和主体观的荒谬,而无法构建真正的主体性。

  主体观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因此,确立正确的主体观,首先要求文艺创作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文艺作品中渗透和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使之成为艺术表现的根本性的共同价值追求,体现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确立正确的主体观,还要求文艺创作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为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体性的最鲜明体现。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也是确立正确主体观的一个基本方面。文艺创作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弘扬向善向美的主流人性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同时,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性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社会主义文艺中,人民性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形式。那些为表现抽象人性而压抑人民性的文艺创作,其笔触不可能抵达真正的人性。

  向善向美是人性的主流,文艺创作应以培育主流、树立主流、弘扬主流为己任,把人性表现提高到完全人民性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广大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可以说,这样的创作才是有着丰富的人性内涵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中,人性在价值选择上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是有着善与美的规定性的。

  发挥文艺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来不把文艺创作只看作是文艺家个人的事情,而是认为文艺同时也是国家、民族、人民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支撑。以这样的文艺观引领文艺,就不能只从文艺家个人出发要求文艺,而要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要求文艺;不能只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要求文艺,而要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要求文艺;不能只从艺术力量的角度要求文艺,更要从道德力量的角度要求文艺。从这样的立场出发,那些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瓦解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解构民族共同情感和价值的作品就会销声匿迹。

  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以这样的文艺观引领创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文艺育人、化人的功能,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的文艺观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书写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人们的生活。这样的文艺观占有文艺家的思想和情感,文艺创作就必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红旗文稿杂志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