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2017年09月29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9日第1303期 作者:傅其林

  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体系在人文学科领域无疑尤为耀眼,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构成领域,就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造性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一定意义上传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话语、基本理论和精神特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不仅大都有着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积极通过实践改变世界,转变现实生活,而且重视经典马克思主义著述的引述及其核心命题的具体阐释。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指出,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一定区域相对应,形成人类学、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四种主要模式。但是,伊格尔顿所总结的四种模式,并未充分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承经典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四种模式,应该拓展调整为实践现实论、历史唯物论、政治革命论、意识形态论、经济论等五种理论形态。

  传承文艺批评经典的理论形态

  实践现实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体论根基,并赋予文论以理论深度与逻辑力量。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首篇文章为《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在开篇便直接引述了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期影响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成为卢卡奇的实践美学、现实主义理论、审美反映的基石,构成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大众文化理论的实践根本,激发了他们重视实践物质性与科学认知相结合的文艺理论,也催生了布达佩斯学派、实践派等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倾向性、强调实践本体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思想。

  历史唯物论是考察社会历史变迁规律、确立人的存在的历史性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等重要历史哲学思想,以及他们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批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关注,体现在对现代性的阐释。本雅明对城市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媒介现代性的洞察,阿多诺、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的启蒙辩证法研究,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解构与重构等,无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

  政治革命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干预现实、改变现实、推翻非正义的政治制度与暴力机器的功能性意义,因而对文学与革命、艺术与政治的探索颇为显著,文艺理论成为催生当代西方社会现实转型与革命的武器,敏锐地触及了西方社会政治的神经。卢卡奇的现实主义理论包含着阶级政治意识,既有对社会主义政治的肯定,也有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抗;本雅明的文艺论在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寻觅到现代革命的新领域与新形式;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意味着文学并非一块飞地,而是具有革命性、行动性意义的阵地;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论则探测到权力的无意识渗透,在意指自然化的踪迹中揭橥政治支配的隐秘机制。

  意识形态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维度,《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性的理论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不同维度阐发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了文艺意识形态论的复杂话语体系,诸如卢卡奇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分析,阿尔都塞学派的文化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伊格尔顿的批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意识形态理论,詹姆逊的话语意识形态批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等。意识形态批评注重揭示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

  经济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撰写的《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文本。准确地说,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非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学,而是马克思反复强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副标题即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承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通过文艺命题的经济学问题研究,逼近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核心。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开篇就讨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以技术作为突破口审视电影、摄影等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生产接受机制;阿多诺、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探讨文化与现代工业生产消费机制的共谋,揭示大众文化的商业意识形态与政治功能;詹姆逊窥测到现代经济学的转型,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的文化与经济联盟,以金融资本主义的转型来捕捉文化形象的嬗变。

  历史语境转换中的理论创新

  上述五种典型的文艺理论模式,可以概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与方法论在文艺理论领域的具体化、系统化与知识话语的普遍化,在世界文艺理论体系中占据独特的空间,受到学界密切关注或广泛认同。不仅如此,在传承中突出理论创新,在具体化与系统化的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历史语境的转换、知识话语的融汇和理论原创性之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身处的社会现实与政治语境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文化现象与生产方式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处于帝国主义、跨国资本主义或者说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历史语境中,现代主义形态纷至沓来,后现代主义文化疯狂蔓延,文艺生产与消费方式急剧转型。因此,立足于现实,把握历史性与当下性,就赋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活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阐释现实文化现象的能力,从而推动富有时代性的多元文艺理论建构,于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被辩证地理解,超越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视域。

  知识话语的融汇,更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与批评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价值诉求和理论观照,在很多问题上并未严格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逻辑理路。而这些方法逻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效果产生了制约性的影响,特别是消泯文学边界、脱离文学文本的理论倾向,更是我们的文论研究应该竭力避免的。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土壤,对于我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并不完全具备有效性,因此在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时,我们应该有着明确的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立足中国本土文学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