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开亮:美学政治维度与中国美学史的书写
2017年09月01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日第1283期 作者:余开亮

  近来,重估中国传统美学的政治维度成为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三股思潮的推动。其一,随着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深入反思,让美学重新介入现实的理论诉求已成趋势;其二,与国内外政治哲学的兴起相呼应,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自然地应运而生;其三,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理论借鉴,曾经遭受批驳的古典美学政治维度面临着正向建构与阐释的时代需要。可以预期,如同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等的兴起给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带来的影响一样,对美学政治维度的关注也将为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带来一种新变化。

  美学政治维度与中国美学史研究视角的转换

  我们知道,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受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前辈以及现代性美学体系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研究视角主要立足于审美的非功利性理论原点,并以追寻个体的自由为核心价值。也就是说,康德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成为了学界对中国美学史的主要书写方式。受此影响,在中国美学史的现有研究格局中,注重审美与政治、审美与道德的美学观念往往受到研究者的批判,并斥之为压制人性解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相反,注重个体感受与生命自由的道禅美学、魏晋风骨、文人画、晚明思潮等美学观念得到了高扬。在美学断代史研究中,彰显了人性自由解放的先秦、魏晋、晚明等美学史得到重视,而立足于制度整合的周代、汉代、唐代、清代等美学史研究则相对薄弱。同样,在追溯中国艺术精神的时候,人们浮现的第一印象一般也是追求生命自由与高迈精神的庄子。

  应该说,现代性美学研究视角有着自身的理论贡献,它把审美独立于政治、道德等现实功利性诉求,避免了外在因素的钳制,从而确保了美学与艺术的独立性与批判精神,鲜明地彰显了个人精神的自主与自由。然而,这种以非功利为理论原点的现代性美学也带来了很多困境。它过于沉醉于自己的唯美领地,最终远离了现实社会,这反而与现代性美学意图通过孤立自身从而保持一种对现实的自由批判精神之初衷背道而驰。

  随着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渐消弭,现代性美学遭致越来越多人的批判。当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新实用主义美学、生态美学、分析美学等更是通过否定审美的非功利性而开始了新的美学理论原点的建构。这一美学学术背景的转化意义是巨大的,它意味着人们不再简单地把美当作一种孤迥独立、超然世外的东西,而是将之视为一种在关系中、在参与中呈现的东西。基于这一美学视角的转变,中国美学与政治的纠葛不应再被当作“前现代”性的低级美学理论,反而可能是切中美学新视角的“超现代”美学理论。把这种新的美学视角应用到传统美学的研究中,将意味着传统美学与道德、政治的密切关联不再是一种不纯粹的美学,反而是一种“正宗”的美学。它促使研究者在一种宏大的社会视野中,去重新阐释审美与艺术的生成语境。这一美学研究视角的转换,将给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带来一种新的研究格局与价值判断。

  美学政治维度与传统美学价值的重估

  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曾经被现代性美学视角拒斥的中国美学的政治维度必然面临着价值的重估。这一美学价值的重估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国美学研究向历史事实的回归。不论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还是知情意合一的人性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关联型思维方式为胜场的。于此关联型思维下,中国美学,特别是占据主流思想地位的儒家美学整体上是处于一种审美与道德、艺术与政治、美与善的关联语境中的。在这种关联语境中,审美往往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领域,而是与政治权力、统治教化、道德塑造等密切关联。在现代性美学前见中,这一美学特性往往被斥以压制自由而备受诟病。

  美学政治维度合法性的获得,使得中国古代与道德性、政治性关联的美学思想获得了价值重估的契机。既然审美本来就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与各种社会关系不可分割的,那么中国美学对政治维度的注重就不但不应该受到诟病,反而具有一种理论认知的先见之明。注重政治维度的美学不再仅仅把自身奠基于审美的非功利性理论原点,也不再仅仅把个体的自由作为美学的价值目标,而是把审美置于一种关联体系中,并把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或者说审美共同体的达成作为美学的价值准则,使得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有着一种天然的切近性。它促使研究者重新去面对以前备受冷落的美学断代史,重新去反思以前批判过以及高扬过的美学理论,重新去建构审美、艺术与政治的正向关联,等等。具体而言,美学政治维度合法性的确立,使得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器物美学、礼乐政治、美善关系、文道/艺道关系、美刺比兴、名教自然、忠孝家国等观念将得到一种新的美学阐释与价值重建。就器物美学而言,对其审美意蕴的发掘就不再仅停留于外在形式方面,而是应当深入到器物与宗教神权、政治权力、礼乐制度、道德象征等多重文脉中;对礼教而言,其本质上是个人修养、社会文雅以及政治审美化的表征;对“文以载道”观来说,则体现了文艺褒贬讽谕、辅时及物的担当情怀。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美学理论的价值重估,将是一次回归历史本身的美学阐释之举,必将带来对传统文化诸多层面的重新认识。

  美学政治维度与多元美学视角的并存

  美学政治维度的兴起必将给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带来多方面的转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传统政治本身以及美学与政治关联的复杂性要求当代的美学研究者保持一种审慎的研究态度。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地开掘中国传统美学政治维度上的积极理论,为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传统美学政治维度上的不合理方面保持批判视野。

  总体而言,由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政治维度侧重关注于人际关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生态意识等社会共同体的和谐美好,故其对个体生命自身命运的关怀是存在欠缺的。因此,当前对传统美学的研究,采用一种多元的美学研究视角也许更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多维性。将美学的政治维度限定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试图去彻底改写其他维度,应更符合中国美学历史本身。

  在传统美学中,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儒家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显性形态,它强而有力地建构了中国的礼乐制度美学、朝廷器物美学、士人比德美学、市民伦理美学等,呈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积极入世、关怀共同体命运的鲜明特色。同时,传统美学还有着与儒家形成互补的隐性形态的道禅美学。道禅美学在古人入世受阻、共同体瓦解之时,往往成为了慰藉心灵、领悟个人生命自由的精神资源。现代性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史写作过度集中于道禅美学固然不妥,但漠视这一传统美学的隐性形态则更成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性美学框架虽然不能成为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唯一框架,但依然是传统美学研究中一种可供选择并弥足珍贵的有效视野。

  由此可见,单一的美学视野是无法获得对中国美学史的全面理解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单一的整体性逻辑,政治伦理美学、士人心性美学、宗教美学、民间美学、市民世俗美学等维度之间往往存在共识、互补、冲突等复杂形态。因而,虽然当前强调美学的政治维度有着较大的学术与现实意义,但也并不能因此就去否定其他美学研究维度存在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如同古代中国儒释道等文化类型互补共存的历史一样,也许一种多元互补并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更有利于激活传统美学中蕴含的诸多维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