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精准脱贫
2017年08月04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日第1262期 作者:程名望 潘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指标来看,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脱贫是经济转型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框架下,经济增长虽然依旧重要,但已经不是唯一目标。接受经济增长放缓,放弃“唯GDP论”,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经济会走向衰退,而是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走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让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红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的重要诉求。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减贫问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均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但要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需要更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由收入扶贫转向多维扶贫

  从宏观层面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坚信“滴漏”经济学,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会自动在社会各阶层扩散开来,从而自动消除贫困,既有的反贫困战略属于粗放扶贫。但实际上,贫困减少的程度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还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在滴漏式增长中,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确实有助于贫困人口数量下降,而收入差距扩大则对贫困减缓具有阻碍效应。因此,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消除贫困,甚至有可能由于收入差距扩大而引致贫困增加。需要实施精准扶脱贫,有针对性地消除贫困。

  从微观层面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实质是生存能力问题,减少贫困可以理解为提高贫困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以及教育水平。因此,聚焦于健康与教育对减贫的作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农村贫困为例,基于2003—2010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当前尤其需要改善农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益贫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以有利于农村减贫。贫困户表现出某些一致性的鲜明特征,特别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产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显著劣势,表明中国农户贫困是一种多维贫困,贫困户易于出现“马太效应”而陷入“贫困陷阱”。因此,针对农村的扶贫政策也应由收入扶贫转向多维扶贫,并特别关注贫困户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健康和教育问题。从收入增长视角看,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农户脱贫具有显著作用。从缩小收入差距视角看,贫困户对体力劳动的依赖性更强,健康对于其收入的边际作用更大,健康水平提升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而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短期尽快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显著。也就是说,若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看,健康既促进了农户收入水平提升,又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了农户收入水平提升,却没有显著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该结论蕴含的政策意义是:中国农村减贫的基本政策取向,应该是重视贫困户人力资本积累,包括提高贫困户的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等,其中需优先选择提升农户健康水平。因此,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完善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增强农村劳动力健康水平,将具有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双重作用。

  从时间趋势与区域差异看,一方面,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随着时间推进或市场机制完善,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边际贡献越来越大。这可能会抑制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积极性,从而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持续提升。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对贫困户收入的边际贡献,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东北地区较强,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较弱。这较好地解释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但健康与教育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各区域须考虑自身特征和禀赋差异,因地制宜地实施针对性扶贫政策。

  坚持精准脱贫的动态化和长期化

  扶贫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消除当前的贫困,更需要关注如何有效防止贫困户在脱贫后又重新陷入贫困,即“返贫”。由于贫困户自身的脆弱性,灾害、疾病、教育等原因都容易让其重新返回贫困状态。就中国来说,必须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目前的贫困群体多是受居住地偏远或闭塞、人力资本水平低等限制,而形成的长期贫困户或绝对贫困户,其贫困的特征和成因有别于短期贫困或相对贫困的群体,其脱贫十分不易,防止其返贫更加困难。因此,集中精力打一场脱贫攻坚战固然重要,但对贫困户的动态性跟踪和长期帮扶更加重要。基于此,精准脱贫不应该满足于攻坚战,而要因人、因地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并坚持该政策的动态化和长期化,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陷阱”,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此乃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根本战略。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