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社会转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考量
2017年06月23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3日第1233期 作者:俞国良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先后颁布了多部统领学生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政策。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有关,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心态有关,更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有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大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问题仅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程式化的德育是无法解决的,这时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和支持。只有不断深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培养,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忽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培养,这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并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出了独特贡献。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梳理,以及课题组近三年的研究实践,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理论探索、工具编制、实证研究、调研报告和政策解读五个方面进行诠释。

  在“理论探索”方面,研究者对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视野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发展路径等论题进行了阐释。需要指出的是,转型期社会的心理健康正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发展为导向。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从教育模式逐渐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在“工具编制”方面,研究者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等,并对上述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必须承认,以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和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多是直接使用或修订其他国家的测评和评价工具。如儿童经常使用的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大学生新生心理测评最常使用的工具是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日本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普通人常用的有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直接使用国外的测评工具来评价我国学生的心理特点,评价的效度可能较低。因此,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心理健康评价工具的编制是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关注问题矫正到现在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对于心理行为问题的抵抗能力,降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概率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针对转型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是进行大规模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和心理行为问题风险行为的控制。这样,编制一套权威的、标准化的、有中国常模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选出有潜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和教育,是摆在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对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情绪对学习困难儿童选择性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青少年创造力、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主观幸福感中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作用,以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等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心理健康的教育干预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为例,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有些教师自身存在着某些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力,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同时必须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包含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调适、教师心理健康的提高与促进两个方面,从而真正使自己成为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自我立法”者,不良职业角色和从业心理的“自我纠正”者,良好心理、情绪、行为和习惯的“自我行政”者。

  在“调研报告”方面,目前我国现有重症精神疾患病人高达1600万,70%左右的人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中,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每年以11.3%的速度增加;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约3000万人,大学生中16%—25.4%的人有心理障碍,小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8%。鉴于以上现状,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两个层面,我们分别对中小学校、中职和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等院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初步积累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心理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着力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转变;由侧重于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转变为重视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与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着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城乡区域平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干预,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在“政策解读”方面,作为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亲历者、编制者,笔者对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有切身感受。国家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的高度、精度和力度,且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为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为心理健康研究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素材、实践环境和发展机遇。我们坚信,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优化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一定能迎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一轮发展高峰。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加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是核心,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指标是基础,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并建立服务体系是途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服务是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