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宏元:传播的“偏向”与转型
——基于跨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的视角
2017年06月09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9日第1223期 作者:苏宏元

  跨文化传播一直致力于文化之间差异性的研究,这一“偏向”对消除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误会和冲突的成效有限。从现实情况来看,跨文化传播应转变研究视角,从差异性转向相似性的研究,通过跨文化对话,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相近的或共通的基本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应对全球化社会人类需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各种问题。

  文化差异性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本义可理解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文化相对主义者看来,世界的文化格局应该是马赛克式的格局——不强调同化,而注重交流、共存。因此,基于文化差异观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然而,迄今为止,文化差异观对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生/conviviality”的成效十分有限。但这一理念的思想资源可谓自古有之,如中国古人提倡的“和而不同”的理念,譬如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都为当今世界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

  当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急剧推进,世界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不断加深,但同时也强化了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导致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共进并存的局面。尽管文化多元性给人类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可能以及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族群分裂的扩大,致使族群在政治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激烈碰撞。由此引发的“文化多元主义的迷惘”,正是全球化时代遭遇的颇为棘手的课题,也是后现代文化难以疏解的困境。对“文化多元主义的迷惘”的深度思考后我们可知,即使已加深了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误会和冲突的文化根源的认识,但现实中多元文明之间的误会和冲突并未因此消除,“文化霸权”也并未就此消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为加剧。虽然,亨廷顿所定义的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并未真正发生,人类却真实地面对越来越多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疾病防控、信仰危机、道德困境、宗教冲突和地区性战争等)。在此,面对人类所遭遇的种种冲突困局,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研究其中的深刻文化机理,势必对解决这些难题有积极的意义。

  寻求相似性: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迫切任务

  尽管我们生存在“一个多种文化的星球”,但文化之间除了存在差异,同样包含着许多相似性。跨文化传播研究当今的迫切任务不仅是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促使彼此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去寻求那些蕴含的相似性,尤其是某些相近的或共通的基本价值观。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得我们有可能去发现共同的基础并建立起联系”,这也正是人类避免发生大规模冲突、巨大灾难以及共同应对全球化社会的可能性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是相互的宽容可能还不够,只有以相近或相似的价值观为基础,文化才可能是“新世界的曙光”,而不至于成为冲突和灾难的根源。

  然而,对文化的“相似性”(或者说“同而和”)的寻求,并不意味着排斥文化的多样性,或者强求不同文化的绝对一致性,而是寻求不同文化之间本质上的共通性,所谓“异中求同”,“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异中求同”有助于超越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消除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为沟通和对话奠定基础,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乃至剧烈的冲突。以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传教为例,他不但不反对“敬孔”和“祭祖”,而且所宣扬的博爱精神与孔子之仁、佛教的“慈悲”相通,因而未遭到强烈抵制,甚至颇受欢迎。但1704年罗马教皇克列门十世下了一道敕令,大意是禁止中国的信徒不得再进行祖先崇拜仪式,并派特使次鲁囊专门到北京监督这道命令的执行。因此,清帝康熙不仅下令逮捕次鲁囊,并断绝与罗马教廷的一切往来。从文化交往意义上看,这场“东西方文化交锋”还未触及中西文化价值层面某些相通之处或相近性的深度交往,就戛然而止了。虽然这次交流是宗教信仰层面上的,但这次交流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融通的意义,是深远的。

  转换一下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对文化相似性的寻求,其实并不否定不同文化各自的特色或者生活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差异。正如在不同文化中,使人微笑的原因可能不同,但全世界的笑容承载的含义是相同的。虽然用词不同,但不同文化中的“黄金法则”的道德观念包含的道理是一样的。譬如:西方文学经典中有这么一句话,“对待他人如像你愿他人待你一样。”这条金规(另一种否定性的说法是“你不愿他人怎样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待人”。)与孔子表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实质就相当一致,如此等等。我们相信,某些基本价值观和理念的相似性根植于人性的深处,并贯穿在不同文化形态深层的结构之中。这种相似性比差异性更为突出,也更为重要。正如陈序经先生所言,一切文化“只有程度或量上的简单和复杂的差别,却没有质上的差别”,“文化的本身,是整个人类所共有共享的东西,而不是任何一国家、任何一民族的专有或专利品”。这种“文化无国界”的观念有助于克服认知误区和刻板印象,放宽心胸,彼此平等对待,相互接纳、交流甚至交融,可谓“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此,面对欧洲文化中心主义观念或者“东方文化的优越感”等,均须加以克服。历史已多次证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与其他文化交流和交融的结果。要跨越诸多文化交流中业已形成的障碍,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需从建设的视角来理解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形成。亦如,文化中心主义其实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理,文化相似性的“共识”也可以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强化的过程,甚至可以视为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来予以建构。

  从更为全面的研究视角审视跨文化传播,对“差异性”的研究偏向向文化相似性研究的转型,不仅在于寻求文化相似性正是(或者应是)未来跨文化传播的目标,而且在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交流的现实要求。在现实性上,尽管转向对相似性的寻求需从理论上认识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性,但更需具体的行动与实践。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