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者:从具体实施过程了解“一带一路”
2017年05月12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2日12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学者们的探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主任范文丽(Alice Ekman)认为,在部分相关内容尚不清晰的情况下,评估其具体实施过程或为认识、了解“一带一路”的有效途径。

  她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性计划,也是当下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的中国有能力从财政和外交上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但是,除了重视基础设施发展之外,“一带一路”的基本框架仍不够清晰。中国的官员、学者也往往是在广义上展示该倡议。因此,想要更好地认识该倡议,可以从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入手,例如,分析中国如何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动、发展“一带一路”,增进对该倡议性质和涉及范围的了解。范文丽认为“一带一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三大特征:强有力的公共外交维度;灵活性强,根据反应来作出定义和调整;倡议格局不断拓宽。

  公共外交成效卓著

  范文丽表示,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维度不应被低估。尽管一部分人对于“一带一路”的内容和相关项目有效性等问题仍存疑问,但“一带一路”这一概念如今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知晓和探讨,这也是中国公共外交在推进中国概念、理念及准则国际化上的一大成就。

  范文丽认为,如果说有关“一带一路”的宣传在战略上是由中国政府统领的,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包括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如媒体、高校、智库、企业等。这些渠道以不同方式不时地重复着一些关键讯息,帮助促成了“一带一路”概念的迅速传播。中国官员与研究人员倾向于向国外民众强调习近平主席讲话的几个要点,尤其是“一带一路”是一项“倡议”而非“战略”;该倡议是“开放”的,或者说欢迎所有国家参与;中国和其他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可以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是对现有国际、国家计划或倡议的“补充”;其本质上是经济的,而非安全或地缘政治战略。并且,这些讯息也会根据具体的目标人群来调整。

  她表示,在公共外交上,中国正在把“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其他几个外交关键概念连接起来,共同推进。

  灵活实施优势明显

  范文丽还评价道,“一带一路”是一项非常灵活的计划,可以根据从国内外搜集到的相关想法和反应来进行调整。这种借助国内外“头脑风暴”的方式既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获取多方的支持。中国通过加强与潜在合作者的联系,希望能够传播“一带一路”并非中国单边塑造和实施的倡议,而是合作的、多边的。

  也是由于实施过程的灵活性,这一倡议的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不仅体现在地理范围上,也体现在所涵盖的领域上。范文丽提到,根据最新的官方声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且继续强调欢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参与。同样的,其所涉及领域也不断多样化。在更广泛意义上,如果说“一带一路”最初旨在处理短期经济议题,现在该倡议正逐步成为政府推进中国全球治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人们也正就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多边外交展开探讨,分析“一带一路”如何能够进一步推动改善全球治理。

  另外,范文丽认为,鉴于“一带一路”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程,该倡议有着诸多可能的发展方向,打造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峰会及合作机制有着极大的潜力。在很多方面,“一带一路”更像一个共识性话题,能够促进国际上对此感兴趣的不同参与者聚集到一起,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来共同解决更加具体的双边及多边议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