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新形势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2017年05月05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5日第1200期 作者:胡正荣

  新闻传播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家族中的年轻一员,兼具“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三重属性。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科在中国得以快速发展,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研究成果令人振奋,但发展之路上也不乏挫折与迷茫,学科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尚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为新闻传播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深入贯彻讲话精神、进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的构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媒介多元化: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时代背景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话语多元化已是不争的现实。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技术变革和传播形态变迁使媒介现象更加复杂化,也使社会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化。

  表面上,话语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载体,但就源头而言,话语是主体发起的信息传播活动。借助于新媒介技术,普通民众获得了过去需要专业技能才能掌握的信息生产工具和信息传播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主动获取、生产、传播信息。眼下的传播主体,不再像大众媒介时代那样具象可控,而是隐匿分散于互联网中。每个人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还可以是媒介,网民的传播实践整体呈现出去中心化、去管理化、非制度化的多元样态。

  就社会效应而言,互联网传播“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既不乏建设性,又不免风险性。网络传播自发、平等、交互以及不被约束等特性,使它成为最具爆发力与传播力的传播形态,民间舆论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完善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无把关人、信源匿名的传播环境就会成为谣言滋生地。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规范引导,当下移动互联的信息传播环境就可能助长民众冲动、盲目、狂热的群体特征,削弱他们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的能力,催生新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活跃的互动传播和汹涌的网络舆论不仅给社会管理、政治生态带来了新挑战,也赋予了新闻传播学研究以新课题。应对话语多元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旗帜,以联系的眼光、辩证的视角看待当前的媒介现象。

  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必要前提是“真懂真信”。所谓“真懂”,是真正从学理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时俱进、面向时代、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开放性体系;是真正从意识形态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认识到它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只有透彻地“真懂”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自然、由衷地升华到“真信”,才能发挥出“真懂真信”指导实践的正面积极作用。

  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科,任何发展和创新都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是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显著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要落实到实践上,反对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力争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努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我们对一切外来的文明,都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坚持批判的“拿来主义”研究态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大的引导作用,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原先唯西方理论至上的研究风气,除了反思之外,更需要自信地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实现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符合、与人民群众的思维现状相符合。一定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即使在互联网渗透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今天,这种文化特质仍未被打破。如何从我们独特的文化特质入手,发挥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的意识形态引导作用,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刻阐释,是对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反驳。

  新闻传播的内容是对当下热点最为迅速及时的反应,先天就带有时代的印记,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这要求新闻传播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倡导研究新情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概括新实践,并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力求探究客观规律、呈现事实原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新闻传播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新闻传播事业的立足点和源头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中国语境中的文化大众化,并非西方工业化时代的泛娱乐化,而是创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闻传播事业的“轻骑兵”特质,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兼顾的优秀作品。

  因此,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为新的理论增长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形中摸索出一条兼容并蓄、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立足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现阶段应在以下几方面发力:其一,科学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和创新传统学科专业,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其二,培育新兴专业和方向,学科是知识体系,专业是能力体系,要在新兴领域深入探索,在各领域的交叉点培育出新兴专业和方向;其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实践、与国际的紧密结合,培养出立足于中国实际,能顶天立地的“全球化人才”;其四,改革师资结构,加强学术界与业界的人才融合,构建新的传媒教育融合性师资。

  总之,我们要善于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继承优秀传统、吸收世界文化、面向现实和未来。唯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下,兼容并蓄、锐意创新,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永远常青。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