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辉:有效治理网络空间不良社会思潮
2017年04月14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14日第1186期 作者:马建辉

  当前我们所说的社会思潮,大多会在网络空间有所表现。当思想观念作为社会思潮而发生时,其特定的社会功能就会在一个时期内特别得到强化。这主要表现在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等方面。因此,要深刻认识社会思潮,就应深入把握其政治和意识形态效果。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论断和分析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专门举苏联解体的例子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危害之烈: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

  对于社会思潮的认识,我们不能只从人的元素或观念的元素中找原因。因为人的或观念的元素在这里只是一个中间体。在其背后,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到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中去寻找。当前流行的大多数不良社会思潮,其发生、发展、传播的历程性结构一般为:发达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这里的“个人”是被抽象理解的个人,实际上是抽象人性论的体现)—相应的社会思潮—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及其价值取向—否定社会主义。它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扰乱、冲击、削弱和颠覆。个人主义或体现为个人主义的抽象人性论是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基础。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的“普世价值”,其思想基础就是抽象人性论。历史虚无主义首先是个人主义历史书写浪潮对客观史实的肆意歪曲——以公共性、客观性为主轴的历史写作让位于以私人性和片面主体性为主轴的历史写作。

  在网络空间流行的这些不良社会思潮危害如此之大,传播如此之广,对其加以纠正和破解就不只是引领的问题,而且必须首先做好强力治理的工作。但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治理,不同于对一般社会舆情事件的治理,我们应该采取更为沉着的策略和更为细腻的手法。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治理和引领社会思潮就是“破心中贼”的工作,对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要有充分的估计。

  错误社会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支援,形成了错综的体系化观念结构。可以说,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革命史的排斥与虚无,实际是为新自由主义在观念上开辟了道路;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又为西方“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准备了现实基础和土壤。因此,破除这些思潮不能只从单方面用力,而要综合施治。

  即便是同一社会思潮,其渗透的领域和范围也相当广泛。比如,当前在网络空间甚嚣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就是如此。它不仅虚无历史,而且虚无文化、虚无价值、虚无英雄、虚无榜样、虚无人民……在一定范围,凡对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取向有所承载者,皆会遭受虚无主义倾向的无情狙击。对于这样一种不良社会思潮,同样也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信息某些碎片化、表象化、感性化、娱乐化的传播特点非常有利于不良社会思潮传播。其实,当我们进行深度剖析或本质分析时,就知道这些思潮根本经不起推敲,很容易被揭穿,但这种理论上比较深度的或本质性的探讨在网络空间较难得到传播。那些活跃的网民群体,往往不太喜欢整体、本质、理性的语言表达,与之相比,他们更乐于接受碎片化、浅表化、感性化、娱乐化的信息。这是网络空间不良社会思潮治理的一个难点所在。

  不良社会思潮是一种症候、一面镜子,是反映在社会意识、思想舆论领域的病症的脉象或表象。有的思潮一时盛行类似流行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思潮则病根扎得很深,反复发作,很难根除,这就是顽疾了。因此,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的治理和引领就是一个综合工程,只有做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全要素的工作,才能见成效、见长效。这里特别需要做好治理和引领社会思潮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加强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价值引领作用;三是道德和法律自觉而有机结合,做到以法促德,以德明法,重建和强化人们对于重要国史事实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敬畏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思潮的治理与引领做了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接下来就是执行人和落实的问题,正如列宁所说的,“考查用人是否得当”和“检查实际执行情况”——“现在全部工作、全部政策的关键就在于此,全在于此,仅在于此。这不是几个月的事情,也不是一年的事情,而是好几年的事情”。思想文化引领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毕其功于局部,只有扎扎实实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好顶层设计,久久为功,才能真正收到社会思潮治理和引领工作的实效。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