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大力提升中国国际经济话语权
2016年12月23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3日第1116期 作者:金通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红利:一是对内积极推进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对外主动实施开放战略,获取开放红利。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基本判断,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窗口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以中国已经或者即将发生的经济结构转型为大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又急需制度创新和变革的后发大国,要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继续依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双引擎。

  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显著地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事实不容置疑,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但从更加微观层面做结构性分析不难发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对于每个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作用不一,甚至表面上看侵犯了某些群体尤其是低收入、低技能群体的利益,比如工作岗位的丧失。2016年全球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抬头盛行,令人瞠目结舌的英国“脱欧”等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标志性事件,都与这种全球化收益的结构性差异有直接关系。

  推进全球经济合作中国义不容辞

  历史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经济红利使得这种趋势变得势不可挡。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日益需要世界各国的沟通合作。但毫无疑问,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收益结构性差异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应该被忽视,尤其不应该被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所忽视。正视问题、消除矛盾,才能使得全球化走得更加顺畅。以现有的经济总量和对外经济规模来看,中国已经不是面临要不要参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问题,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全球经贸治理之中。不仅如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外经政策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发展。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中国都应主动担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

  与欧美国家经由一两百年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而走向强国之路不同,中国以羸弱的经济基础依托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其不断完善。发展道路、发展基础以及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与欧美国家在规则、目标、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拓展,极有可能演化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冲突,应予以有效化解。

  提升国际话语权三个突破点

  笔者认为,需要立足中国国情,抓住国际经济形势和世界技术革命带来的有利时机,内外兼修,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推动关键性、战略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当前世界各国都已自觉不自觉地纳入全球产业经济循环链,产业链分工日益精细,越是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国家,其国际经济地位就越高。因此,是否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实际上是决定一国话语权和经济地位的最重要方面。对于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窗口期的中国来说,推动战略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今后重中之重的任务。目前,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方兴未艾,已经或者正在革命性地改变世界各国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些领域抢抓机遇,占领技术制高点,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尤显重要。据笔者观察和研究,作为后发国家要实现关键性、战略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必须要有两个基础性的工作:第一,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论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研究型大学、股权型融资和交易机构、咨询中介机构、创业公司等组成部分,培育诚信互动、包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形成能够有效应对新技术冲击的现代福利制度;第二,发展民营创新主体,由于信息的分散性存储,创新选择也必然是由分散的主体做出,必须建立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创新决策机制,这显然更加倚重民营创新主体的作用。

  二是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规则意识和国际形象。根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457亿美元,首次超过同期实际使用外资的1356亿美元,第一次实现资本净输出。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正在实现从国际贸易大国到跨境投资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资企业更加踊跃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了全球跨境并购市场中的重要力量。与以往中资企业并购多集中于资源类资产不同,近年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行业格局,海外并购更多集中于农产品、影视与娱乐、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等产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迭以及“一路一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资企业“走出去”还将有较大发展空间,将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主战场,对于世界经济发挥愈加重要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过往的一些案例显示,中资企业在“走出去”中呈现出“不专业”缺陷,尤其是对东道国的历史文化、法律法规、政治生态、媒体宣传、合约履行等缺乏必要了解和尊重,加之许多中资企业是国有企业,更是加深了东道国民众乃至国际社会对中资企业行为的误解,甚至被媒体在政治上过度解读。如此误解和印象,如不加以及时矫正,不要说难以真正纠正国际社会的偏见,更遑论中国提升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话语权。笔者认为,所谓话语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有陈述诉求和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其二是所倡议的规则能够被认同和遵照执行。为了加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关系治理的深度,有三个方面急需各级政府和企业改进:首先是相关企业应充分了解东道国人民诉求,寻找志同道合的东道国合作伙伴,增加商业透明度,主动寻求公开沟通渠道,减少误解和争议;其次是统筹发动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加强投资目标国的法律、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国别研究,为有关企业提供帮助和支持;最后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竞争导向型的产业政策,以便于实现国内政策、企业决策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互衔接。

  三是在金砖国家组织等国际协调平台中发挥引领作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正处于动荡期和转折期,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已无法提供令各国满意的方案,难以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砖国家已经是推动国际新规则制定、重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组织也是金砖国家主动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文明对话、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平台。在俄罗斯乌法召开的金砖国家组织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在金砖国家间“构建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构建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构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今后中国应在遵循“四大伙伴关系”原则下发挥引领作用,落实金砖国家组织合作机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塑造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新国际秩序不懈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凝聚全球合力、解决气候变化难题的国际平台。2016年11月初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是各国治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可持续发展头号共同威胁的决心的充分体现,也是来之不易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气候谈判成果。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给全球政治和工商业界传递了低碳转型的坚定信号。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中称全球气候变化为“骗局”“阴谋”,威胁上台百日内退出《巴黎协定》。笔者认为,不管美国今后如何对待《巴黎协定》,中国都应坚守承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按照巴黎大会授权,稳步推进后续谈判。中国应积极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信守碳排放承诺,树立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取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如此对中国提升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必然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