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船扬帆“海上丝绸之路”
2016年04月15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5日第946期 作者:何国卫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满载丝绸的中国航船在这条航路上“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海上贸易的运输轨迹,也是船舶的航行轨迹。船舶、航海和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船舶是载体、航海是手段、贸易是目的,它们共同组成一部雄壮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合唱,促进中国与海外的相互交流沟通。

  “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基础是造船和航海

  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技术基础,也是其赖以维系和拓展的技术保证。造船、航海发展促进海外贸易发展,而海外贸易发展又促进造船、航海不断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是密不可分、互促共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又为它们的进步注入了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造船航海技术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水浮法的出现,为其在航海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应用指南针在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指南针指出的航向还要依靠风帆推进和船舵操纵,这样航船才得以向目的地航进。中国古代有许多造船和航海的先进技术,但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关联最密切的是利用自然风作动力的船帆和控制航向的船舵。

  风帆和船舵开创航行新时代

  航船在“海上丝绸之路”远洋航行,靠人力划桨、摇橹是无法胜任的。树船桅张风帆,利用自然风力推船前进是古船动力发展过程中了不起的技术跃进。

  战国时已出现了风帆,到了汉代获得广泛应用。汉代《释名》解释帆为:“随风张幔曰帆。”中国的风帆是可以绕着船桅转动的,称之“活帆”,多采用多根横桁支撑和复杂的帆索操纵的翼面型硬帆,它具有优良的空气动力性能,可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力,产生高效率的推力。古代硬帆称为利篷,布质软的帆为布幔。运用中国船帆的“硬帆”和“活帆”特点,就能操纵风帆接受和利用斜侧风航行,最迟于三国时期已经有了这种航行技术。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已有“然风有八面,唯当头风不可行”的明确记载,“一帆风顺”已是当时人们常用的祝贺语。到了明代,航船即使遇到正逆风(顶头风)仍可驶向目标,依靠的是熟练地转动船帆和操舵相结合,采用走“之”字形航线的打戗驶风技术,不论风向如何,只要帆和船舵协调配合,就可使航船“能调戗使斗风”地驶向目标,正所谓“见风使舵”。

  与公元前2900年的埃及帆船相比,中国出现风帆较晚,可是西方的船尾舵到1242年方才出现,比中国要晚1000多年。船舵自从产生后与风帆配合使用,两者相得益彰,从此航船如虎添翼,开创了帆船航行的新时代。

  船舵是掌握航向、操纵船舶航行的工具,古人称舵为“凌波至宝”。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船舵,1955年广州东郊的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个陶质船模,尾部就有一个舵。这个舵虽然不是沿着竖直的舵杆轴线转动的,仍残留着以桨代舵的痕迹,但它因叶面积的宽展已经不是桨了,而是专用于操纵航向的舵。唐开元年间郑虔所画的一幅山水画中出现了一具转轴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船尾舵。

  北宋时期出现了平衡舵,这种舵是将一小部分舵面移到舵杆前面,这样能够减小舵面的转动力矩,使操纵更灵活轻便。南宋海船上还出现了可随水深浅而升降的升降舵,当船进入深水区时可降下船舵超过船底线,扩大舵的浸水面积而提高舵效;当船进入浅水区时就用绞关将舵提起,以免舵擦水底而损坏。当时广东地区还出现了在舵面上打了许多孔的开孔舵,可有效地减小转舵力矩,从而使转舵省力,而对舵效影响甚小。

  船尾舵是中国造船技术的一个重大发明,10世纪,阿拉伯航海者已使用中国舵,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舵技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中国舵成为开创15世纪人类大航海时代的技术条件之一。直到今天,舵仍然是船舶的主要操纵工具。

  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不断开拓“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支撑和保障,风帆和船舵技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不断开拓,航程越来越长。

  西汉时的商船队已经能够通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半岛南端东岸的黄支国(今马德拉斯附近);南朝时期中国船队已绕过印度半岛,沿岸航行抵达北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地区;唐代船队从广州出发,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横越孟加拉湾直至印度半岛南端,再沿印度半岛西岸和阿拉伯海沿岸,经波斯湾再度南下至东非海岸,实现了连接亚非的洲际航行;宋元时期,中国船队横跨印度洋,航迹遍及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沿岸;明代郑和下西洋是规模最大的航海活动,船队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东非海岸;到了清代,中国航船已远航美洲。

  宋元之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船队由马六甲海峡自东向西横跨印度洋,直抵阿拉伯与东非,不需要再沿着印度半岛东西海岸航行。从航海技术角度看,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上有重大突破,实现了中国船队的跨洋(印度洋)航行,开拓意义极其深远,是郑和下西洋的先声。宋元之前的印度洋航路基本上属于沿海和近海性质,唐代也仅实现了横渡孟加拉湾的航行。跨洋航行比沿海、近海航行难度大得多,由于离岸远、海洋跨度大、航程长,势必要求船队食品、淡水等的储存和供应量大幅增加,对航途中抵御恶劣自然条件和自救能力的要求更高,没有先进的船舶和精湛的航海技术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宋元时期的跨洋航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者系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