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地域优势定位生态功能
2014年09月26日 07: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第651期 作者:成金华

  城市与农村,平原、丘陵地带与山区,绿地、水域和荒漠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做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不同地区要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符合国情区情、区域之间相互支持、有比较优势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图为营口港,它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资料图片

  在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区域协调发展之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的有效融合,对促进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明确区域分工与协作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赖于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技术规模不同的省、市、县、乡等行政区域和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不同地貌形态的自然区域。不同地区要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符合国情区情、区域之间相互支持、有比较优势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如,东部地区要结合交通运输、产业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更加积极地融入国际市场,拓展国外资源,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部地区要更加有效地依托和利用具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农业、现代制造业和集约型资源开发产业,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抓住产业转移升级的战略机遇实现中部崛起;西部地区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城市与农村,平原、丘陵地带与山区,绿地、水域和荒漠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做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促进资源能源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正确处理经济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适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GDP增长,才能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区域间劳动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资源能源在区际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国际与国内之间和贫富之间的差距,引导资源能源要素更加有效地跨区域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需要研究改进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和城市与城市群模式等。

  加强生态系统管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切。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生态系统管理观念、政策和措施还有待加强。行政区域政策要在上级主管部门专项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做好跨行政区域的自然区域的政策配套。由于污染物具有流动性和自然资源在空间上、时间上和物种上具有依赖性,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就必须对整体、系统和宏观层面与局部、单项和微观层面的损益统筹分析,就需要区域合作。

  为此,要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各项政策,完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和财政支付体系,提高资源环境产品价格,扩大生态修复范围,增加自然保护区数量,扩大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比重,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

  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发展的科学评价制度,提倡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的要求和主体功能区等规划的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要加强开发、消耗资源环境的强度和总量的双控管理,增加各行政区域提供保护资源环境的服务、加强生态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把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资源环境保护绩效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制度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引导区域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发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选择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自觉形成生态文明行为。第二,促进区域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和整体利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要求下进行,下级规划符合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相衔接,使单项收益让位于系统收益,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第三,为建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政策提供依据。要指导不同区域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的经济政策体系和法律手段,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本位主义,防止“公地的悲剧”,实现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部分成果)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