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科技创新与法律变革
2018年08月24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4日第1522期 作者:

  编者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新时代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要求法学研究与时俱进,不能无视这些变化。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法律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摆在广大法律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李晟:面向虚拟现实的法律

  人工智能的兴起,或许是当下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的技术进步,这其中既可能意味着激动人心的乐观未来,同时也可能打开令人悲观的新世界大门。因此,法律如何规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将如何影响法律,也成为法学研究中的热点。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越广泛,与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越全面和充分,其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也就越大。其中,当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相遇时,其可能塑造的社会形态,对于法律的未来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余盛峰:大数据与大智慧

  如何才能更好推动技术范式向此方向发展?必须看到,伴随着“三个世界”的出现,单纯依靠传统的法律技术,已经不足以对抗技术系统的过度扩张趋势。如果简单粗暴的大数据技术继续占据主流,个人信息或数据保护的法律制定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包括类似欧洲最新出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也将被束之高阁,沦为具文。要更好保护暴露在各种技术系统过度扩张之下的“血肉之躯”,更好捍卫人类不可克减与不被支配的尊严和权利,就必须依赖于一种更良善的技术范式的发展。

  韩旭至: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典立法的挑战

  人工智能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热点议题。就民法而言,其对民事主体、合同、侵权、人格权、数据财产权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或许在解释论上这些问题可通过填补漏洞的方法,运用类推解释或目的论解释进行回答。但在构建一部21世纪的民法典的历史重任面前,必须在立法论上重视这些挑战。

  蒋洁:全球推进数字经济立法的趋势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芯片等高新技术迭代发展,数字经济2.0以持续递增的巨量数据、全球互联的端到端资产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数据技术融合各行各业为特征,通过人、过程和技术之间的复杂效应实现超越传统的价值创造,支撑开放共享的全球网络命运共同体。

  胡凌:赛博空间架构中的数据秩序

  本文最终追问的是,谁需要数据秩序,以及需要何种秩序,不同的主张实际上是在想象平台企业之间、我们和平台企业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我们在关注市场竞争关系的同时,尤其不能遗忘用户和赛博空间的关系,特别是生产和劳动维度。

  丁利:像“法律之神”那样思考——人工智能与法

  现实中的法律和法律人都是凡夫俗子及有缺陷的智慧创造物。但正如物理学家要思考上帝会如何创造这个世界一样,我们也要思索“法律之神”会如何立法、运作和变迁法律。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实现法律之经世致用目的的能力——像“法律之神”那样思考。

  苏宇:区块链的法治化——风险与创新的平衡

  近年来,区块链日渐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交易比特币及逾千种其他数字代币的热潮逐年高涨,各地政府及企业建设区块链的工作逐渐起步,大型企业参与区块链平台开发及应用的现象也日益多见,逐渐将“区块链”这一概念带入大众的视野。区块链的兴起带来了全方面的深刻影响,它不仅被用于数字代币(digital tokens)交易、国际支付、保险等金融活动,也扩展到艺术品交易、供应链管理、医疗卫生、税收、房地产、媒体等领域,开始向社会生活全方位渗透。

  吴旭阳:从纠纷解决看法律大数据人工智能

  长期以来非常保守的法学、法律界,有部分人乐观地认为:法律人工智能近期内能有巨大的发展,从而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赶上甚至取代人类法官或者律师。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研讨。司法的本质是“息纷止争”,为纠纷提供解决方案。那么现有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否提供较好的纠纷解决方案呢?笔者基于实务界的法律人工智能创业状况和法学理论,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曹勉之:法律与区块链——共同进化的生态变迁

  区块链已经成为互联网之后最为瞩目的现代技术。正像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中拉近了人际距离,重塑了社会想象,再造了治理方式一样,区块链也正在通过关系重组、场域重建和法律重构的方式影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果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以被比作数字龙卷风,那么区块链则让这场席卷两个世代的数字革命变得更加抢眼。借助互联网法律的棱镜观察,区块链可以视为法律演化的新契机,法律则可以被看作区块链发展的新助力。法律与区块链的共同演化,应当成为下一个阶段科技法律研究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