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翻越天山——行进中的文明交融与互动
2017年11月03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3日第1323期 作者:

  在亚欧大陆的腹地,横亘着一道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天山,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水源富足,山间盆地、高山草场广布,是理想的游牧之地。早在青铜时代,天山就出现了人类活动——亚欧大陆的居民通过山势平缓的达坂,翻越那高出天际的屏障,开始西走东行。几千年来,天山不但成为交通通道、生命通道,也成为东西方的商贸通道、文化通道,是丝绸之路上的核心路段,是不同文明交汇的轴心,完成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通过天山,我们得以了解和感知遥远的世界古代文明,知古而鉴今,这些灿烂的文明成果理应为今天全世界人民所共享。——编者

  王炳华:天山峡谷古道——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陆桥

  天山峡谷古道,名不见于中外古籍,但却是历史上真实的存在。它开拓得很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上的早期居民就已经发现、利用了天山峡谷的天然形势,开始西走东行。这一古老的民间交通,虽不过是驼与马的来去,却“运送”了古老的文明,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自远古迄明清,人们一直在天山峡谷中行走,未稍停息,但种种因素使然,这一自然、朴素的古道未能唤起全社会的关注。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天山路通向亚洲所有地方”

  天山有着全世界最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显著的“湿岛”效应保障了区域内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不但使其成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而且东亚、北亚、西亚、南亚的古代文明也都与之息息相关。近日,记者就天山的历史文化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教授。

  巫新华:从天山看古代东西方文明互动交流

  天山,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人类古代文明交流通道区域中最主要的干线通道,也是亚欧大陆中部这个广阔无垠、极度干旱和荒漠化大地表面地壳隆起的一个“大褶皱”。天山的存在以及它涵养的水源、滋养的植被是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得以大规模进行的基本保证。

  马健:东天山早期聚落形态初探

  东天山地区位于天山廊道东端,东接河西走廊,西北通阿尔泰山,既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农牧文化互动与交融的重要区域。

  肖小勇:穿过天山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交通的代名称。特别是20世纪后期以来,不仅学术研究方兴未艾,也吸引了社会公众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21世纪的今天又注入新的内涵,“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理念。

  赵明鸣:汉唐以来新疆的语言和文字体系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自有文献记载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区域。古代各族群的相互交往和融合、不同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形成了独特且相互关联的多元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至今。

  丁杰:伊犁河谷——中国文化与中亚文化包容并蓄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新疆段的西部,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而成的扇形盆地。伊犁河及其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横贯其中。伊犁河谷降水充沛,水草丰茂,被誉为“塞外江南”,十分宜居。从青铜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伊犁河谷的山间谷地和河流两侧的台地上生活繁衍。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