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与创新
2017年05月26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6日第1215期 作者:

      

  编者按:“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的崛起,在中国学术界,一场关于中国学术继承与创新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本期特别策划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以及翻译的视角,围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对话:繁荣与发展 创新中国学术

  时代造就思想,思想指导时代,而出版正是连接二者的中介。出版业的“金字招牌”——商务印书馆,寄托着我国几代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和理想追求。2017年,这个百年品牌走过了120年历程。以此为契机,以出版为视角,回顾中国现代学术走过的道路;反思长期以来“西强我弱”的国际学术格局;打破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以学术创新、理论创新、出版创新为着力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正当其时。

  张小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继承与创新是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持久动力源。

  王宁:走自主创新之路

  语言学的自主创新,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将是中国语言学发展的方向。 

  隽鸿飞:思想与现实互为趋向

  思想的发展始终与现实的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那些能够切中现实并解答现实问题的思想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与时代同步发展。

  干春松 潘宇:时代进步推动学科发展

  如果我们接受沃勒斯特在《开放社会科学》里的说法,西方现代学科的诞生是西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也同样意味着现有的学科化方式并非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终极形态,它必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张柏然 许钧:典籍翻译——立足本土 融合中西

  典籍翻译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否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新思路、贡献新价值,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平等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瞿林东:挖掘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遗产

  许多年来,一个始终困扰中国史学界同行的问题是: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学有没有自己的理论?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史学只是记述历史而没有理论。我个人认为,出现这种说法或者误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和史学方法论著作反衬中国古代历史著作,这不仅是历史时期的错位,而且也抹煞了中西理论思维的不同特点。二是中国学术自身在反观学术史时,多着眼于“史”,而较少自觉考察“史”中之“论”,尤其较少从系统性方面作出考察。

  谢天振:本土化——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律

  “本土化”(localization)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炒”得很热的一个话题。从译介学角度看,尤其是结合中西翻译史看,这个话题其实并非今天才有。它触及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讨论对外来文化(包括学术、文学等)的接受,以及讨论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包括中国学术、文学“走出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郭忠华:学术翻译与学术自主

  翻译可以提升学术自主的水平,也可导致学术依附的结果。不同历史形势和力量对比背景下的翻译,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