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后杭州峰会时代——全球治理新趋势与中国角色新定位
2016年12月23日 08: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3日第1116期 作者:

  

   编者按:2016年中国首次主办的二十国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达成并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和倡议,为全球走向“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发展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准确评估未来包括G20机制在内的全球治理格局变动趋势,并将杭州峰会积极成果落到实处?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本期特别策划特邀请多位学者就后杭州峰会时代全球治理变革新趋势,以及中国如何顺势而为发表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为全球治理提供发展新导向

  全球经济治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产生并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代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源起于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冷战结束后该体系得以不断扩展,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导性治理秩序。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陷入经济持续低迷、动荡和不确定性增大的困境之中。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治理也面临日益凸显的经济不平衡、发展赤字、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风险与挑战。由此引发的反全球化思潮蔓延、政治民粹化和部分国家国内社会分裂等问题,愈发暴露出这种机制的失灵与缺陷。新的格局与形势、利益与诉求、机遇与挑战呼唤着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变革。

  杭州峰会促进全球治理价值取向转变

  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霸权”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体系日益暴露出治理领域严重失衡,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代表性等严重弊端,无力应对国际经济、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多重危机与复杂状况。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和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2016年9月,中国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以下简称“杭州峰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倡议,标志着G20将推动全球治理迈向新阶段,也显示中国正从全球治理秩序的融入者、参与者转变为重要推动者和塑造者。展望后杭州峰会时代,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将发生深刻转变。

  中国推进杭州峰会后全球治理变革

  2016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峰会正值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治理以及G20机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实力的增长,使得国际社会希望中国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也不断适应和强化新角色,致力于推进杭州峰会后全球治理变革,肩负起“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经过八年的调整,全球经济并没有迎来理想的复苏,相反却陷入了持续的结构性低迷,并显露出逆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投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多边机制不振、各类区域性的贸易投资协定碎片化,以及美欧的移民政策、投资政策、监管政策等朝着去全球化方向发展。时值世界经济运行和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框架,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在亚太经合组织利马会议上,中国直面保护主义、合作机制碎片化等逆全球化相关重大问题,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引领全球化进程向更加普惠的方向发展,提振了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信心。

  后杭州峰会时代:全球合作治理的前提、手段及目标

  合作治理是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乃至不同主体之间为了调和各种利益或冲突、实现各方互惠性或利他性目标、构建更好的政治经济秩序、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发展而进行的协商与行动。因此,合作治理不是参与治理及共同治理,而是对参与治理以及共同治理的超越及扬弃。它承认并尊重各主体治理基础、条件、目的及利益诉求的差异性,注重参与治理各方的自主性与平等性,避免各参与主体的主从性、附属性以及被动性,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对于经济走到一个“关键当口”的世界各国十分必要,合作治理成为后杭州峰会时代世界各国应对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法则。

  全球贸易治理新趋势与中国策略

  全球贸易与投资合作作为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今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上首次成为核心议题,并在多轮讨论中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果,为全球贸易治理注入了“中国智慧”。在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停滞不前、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全球治理严重分化、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的背景下,G20杭州峰会将贸易和投资议题机制化,并为下一步开展切实行动提出了诸多可操作的决议,凸显出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大国和投资大国对此问题的密切关注。

  继续大力提升中国国际经济话语权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红利:一是对内积极推进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对外主动实施开放战略,获取开放红利。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基本判断,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窗口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以中国已经或者即将发生的经济结构转型为大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又急需制度创新和变革的后发大国,要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继续依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双引擎。

  深化后杭州峰会时期全球贸易治理

  自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近20年以来,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逆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此前结束的杭州G20峰会明确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在2018年底前,将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后杭州峰会时代,中国应如何借力峰会成果,进一步参与和推动全球自由贸易治理规则完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展望杭州峰会后全球治理新格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没有走出衰退的阴影。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在2014年和2015年基本同经济增长速度持平,2016年更可能会低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失去了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作用。与此同时,反全球化情绪和民粹主义势力在全球范围都在上升。全球化似乎已走到了十字路口。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候正是各国社会分化程度最高的时候。贫富差距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内部都扩大了。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也是反全球化声浪日益高涨的主要原因。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低速增长也减弱了全球化持续扩张的动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