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事与乡村兴衰联动
2022年01月12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2日总第2328期 作者:余同元

  

  明清江南以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为中心,与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构成皖南、苏南、浙江水网体系。皖江漫漫、越水滔滔、吴波漾漾,形成彼此联动的循环系统,江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皆因此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该区域明清以来的历史研究,多聚焦于江南市镇与早期工业化课题,较少关注江南乡村发展问题。研究江南乡村,首先要研究自然生态及灾害防治问题。因为江南是自然灾害频发区,江南乡村生产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总是伴随抗灾与防灾的艰苦斗争。特别是江南乡村兴衰,始终贯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的丰富内容。

  庄华峰《明清时期长江下游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一书,以江南乡村为中轴,以大量方志资料和统计图表为基础,敏锐把握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互动关系这一研究视角,以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联动为核心,探讨灾害在江南乡村社会诸层面的扩散过程、演变规律及其特点,政府与民间应对灾害的机制、特点及其成效,以及灾害与乡村社会联动机制之变迁。其中,天灾、人事与乡村兴衰的联动性及整体性探讨是研究重点,亦是全书最大特色。

  灾害频发的共生性与伴生性

  江南乡村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变动必然形成特定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特征与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力息息相关。

  该书第一章总结,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水灾、旱灾、虫蝗、风潮、冰雹、雪灾、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爆发总次数为5964次,明朝2822次、清朝3142次,平均每年发生10.96次。其中,水灾旱灾次数最多、受灾时间最长、受灾程度最高,表现为区域内分布相对集中性。第二章研究自然灾害频发的规律和特点,指出明清时期长江下游灾害分布的相对集中性,不仅使该流域不同类型自然灾害在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区域不同时段同时发生或交叉发生,还呈现为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反复发生,从而给广大乡村社会造成巨大破坏。该研究显示:明代长江下游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应天府、苏州府、扬州府、常州府、湖州府、松江府、嘉兴府、镇江府、安庆府和池州府,这十个府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886次,占明代长江下游地区各种自然灾害总量的66.83%。清代长江下游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松江府、湖州府、扬州府、江宁府、安庆府、常州府、庐州府、嘉兴府、池州府,此十府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772次,占清代长江下游地区各种自然灾害总量的56.4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江下游各地各种灾害成因存在彼此共生与伴生的联动性。

  官府赈济与民间自济的互动性

  明清江南各地政府与民间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制度、政策和措施,值得认真梳理、总结和借鉴。全书通过对政府和民间在抗灾和救灾中作用的研究,认识到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应建立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民间自救与赈济为补充的灾荒应对机制。作者详细罗列明清两代蠲免标准,完善明清时期蠲免标准的演变历程,通过不同版本的地方志资料,将明清杭州府各种应对灾害举措绘制成图表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勾勒出该府水利建设及海塘修筑的历史脉络。

  历史文献中灾害记载固然存在某些主观性与倾向性,但不失为特定背景下政治、经济以及灾害认知的历史反映。附录《明清长江下游分府(直隶州)疫灾年表》《明清长江下游士民绅商个人灾捐、灾赈基本情况表》等,充分显示了明清两代民间应对自然灾害方式方法之异同。长期以来,江南广大劳动人民为区域开发和江河治理,始终坚持与自然抗争,防灾抗灾,从水进人退到人进水退,趋利避害、兴利除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期防治自然灾害斗争,激发人们改造自然的聪明和智慧,赋予江南人民新的精神和力量。

  灾害与乡村兴衰的关联性

  当农民的生存底线被冲破时,社会不稳定因素持续发酵,出现抢米风潮盛行、抗粮抗税普遍发生、地方盗匪猖獗、灾民变乱迭起、水利诉讼争端不断等问题。灾害频次增减与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相关性表明,自然灾害并非单纯的自然因素所致,还与人口聚集、经济开发、重赋苛敛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明清江南人口骤增,大大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加之该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江阔水深,受季风气候及上中游来水影响,极易“进入无序状态”,直接引发人口变动、社会冲突和乡村秩序崩坏等危机。明清时期虽然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机制,但政府救灾实效往往失灵,其原因是决策失误、吏治腐败,致使天灾发生后人祸接踵而至,造成灾上加灾和无地不灾。加上不合理开发,特别是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给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水土流失又直接导致水旱灾害频发,形成恶性循环,进而揭示出区域人口发展—资源紧张—盲目开发—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的历史演进过程。由此说明:自然灾害是制约和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政治上的腐败渗透到地方政府的荒政之中,因此,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制约机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