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古今道通一 规则损益德为宗
2020年05月07日 0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7日第1920期 作者:高国希

  如何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发展的现实意义?这是近年来伴随主流意识形态重视传统文化的呼声和“国学热”升温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儒家美德与当代青年发展》(陈继红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以这一话题为背景展开讨论。
  
  小切口避免宏大叙事的抽象空洞
  
  该书在选题上避免了宏大叙事讨论带来的抽象空洞之弊,深入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道德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的理论依据。作者将讨论主题限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定形态(儒家美德)之于当代特定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选择仁爱、诚信、友善、“义”德、公忠、孝亲、“智”德、勇敢、节俭、爱物十种儒家美德德目展开讨论,这种小切口式的选题风格为深化每个具体德目的研讨奠定了基调。

  作者从三方面梳理了每个具体德目的文本源流及其演变:第一,对该德目关键概念的字源予以考察(如对诚、信、友、义、公、智、勇、节造字义的探究)。第二,对该德目在经典文本中的使用脉络予以梳理(如梳理“友”德如何从西周文本中的宗法美德发展到春秋战国文本中具有血缘关系之外很高社会认同度的美德;梳理“义”德如何从最初与自己身体威仪相关的文本意涵发展到西周文本中带有抽象性质的善美之词,进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文本中被明确作为君子美德和治理国家基本原则的代称)。第三,辨析该德目关键概念与经常在经典文本中与之连用的字、词在使用语境上的联系与区别(如论及“诚信”时,讨论“诚”作为一种内心无妄不自欺的道德自律,与侧重于外在守约行为表现的“信”在使用语境上的差异;论及“勇”德时,讨论其与“知耻”的关系;论及“智”德时,讨论其与“知”的区别;论及“节俭”时,讨论其与“勤”的关系及与“吝啬”的区别)。
  
  为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建构提供理论基础
  
  该书摆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着讲”的窠臼,将文本研究融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话语系统中,是实现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研究交流和对话的尝试,为学界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理论范本。正如前言中所阐明的,该书“旨在为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建构提供理论基础”,更具体地说,是以探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为旨归。这一实践导向的目标决定全书在架构和运思方向上不耽于复述文本原意,而是在对儒家美德涉及的经典文本予以扎实梳理、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以符合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建构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些文本内涵,并基于现代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立场对之进行判分,由此进一步探讨儒家美德在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开展等方面可能贡献的思想资源。

  这种进路为思想传统参与现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如果这种式微的思想传统不但能够紧扣现代主流文明话语中的范式和兴趣点,或者主流话语中已经存在(却又暂时没有出路)的问题和困境,而且能够为解释这些范式和兴趣点或者这些问题和困境提供一些现代主流文明话语没有注意到或者虽然注意到但是无力澄清的思想资源,那么这种思想传统就有了充分理由参与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当然,这无疑对当代阐释者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但要摒弃一味辩护思想传统的倾向,而且要对现代主流话语系统的范式、兴趣点和问题足够熟悉,还需要探究这种思想传统如何帮助我们阐发现代主流话语系统的范式、兴趣点、问题和困境。
  
  实现古今之道的视域融合
  
  该书至少从两个方面提供了一个范本。其一,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在整体上必然严丝合缝地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接。也正因为如此,该书并不追求呈现一种全景式的儒家美德体系的现代价值,而是坦然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时所涉及的论题很难是系统性的。一方面,在这样的研究中,至少在初始阶段,我们无法讨论某些在儒家美德体系中可能非常重要但与时代气息相距甚远的德目;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在当代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但是儒家美德体系未必能为之提供很好的阐释资源。出于这种考虑,作者力求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在讨论中采用不同于儒家传统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排序,而是遵循了“社会→国家→家庭→个人→自然”的思路,力求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图景相一致。其二,该书一方面坦承即使在这十种儒家美德中,儒家的文本讨论从现代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立场来看也是存在缺陷的。另一方面又乐观而不乏冷静地分析,这些缺陷在什么意义上不会妨碍儒家美德为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建构提供思想资源。比如,在分析儒家“仁”德由“亲亲”推扩至“爱类”可能存在越推越薄的困难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儒家对情感自然意义的肯认,同时也探讨了我们如何通过平衡“亲亲”与“爱类”来给予陌生人更多关爱的可能性。在分析儒家“孝”德可能导致诸如事亲之礼给子女带来物质和精神双重负担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同时,又肯定了事亲之礼对于父母子女之间建立恰当的相处模式所起的重要作用。

  此外,该书还对这十种儒家美德中可能具有现代意义但同时在现代社会价值视角下又存在争议的一些论题做了文本梳理和判分,比如,考察了“亲亲相隐”和舜“窃负而逃”典故中蕴含的“直”与“孝”之间的道德冲突在什么意义上具有现代价值,探究了“明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在什么意义上区别于极端禁欲的不合理要求。这些梳理和判分不仅为我们在当代视角下重新审视儒家美德的积极意义提供了契机,而且也为丰富现代社会道德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道德建设中续写其历史辉煌?该书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视角切入,通过结合对儒家美德的细致文本分析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深切现实观照,对这一问题给出一种有力解答,实现了古今之道的视域融合,同时也很好地契合了儒家损益之礼与无易之道主张中透显的精神气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