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课程知识与文化印迹:随“风”起舞》(China’s Education,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Cultural Inscriptions: Dancing with the Wind, 赵伟黎著,Routledge出版集团纽约、伦敦同步发行,2019)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比较研究著作。在西方学者看来,它是用中国的教育研究打破西方主导认识论视野的一项富有远见的努力,是一个对学校教育理论假设与寓意进行文化历史理解的、独特的、富有创新性和学术挑战性的研究思路。
具有殖民性特征的西方认识论危机
该书立意高远,从当下世界学术领域广为关注的认识论危机出发,聚焦此问题在中国文化、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刻的症候,身体力行地探索中国教育研究中突破此危机的可能路径。认识论危机 (Epistemicide)概念最早由葡萄牙籍社会学家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于2007年提出,用来指称西方主流文化对南半球拉美等国的文化殖民后果,2016年后被迁移到教育领域,学者提出课程认识论危机概念。具体来说,就是指世界范围内西方—欧洲中心的英语话语和实践,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其他知识形式的压制与削弱,尽管后者对这些西方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可能全然无知。这种认识论危机并不一定是明晃晃地宣扬现代西方欧洲中心认识论的优越性,而是居高临下地声称这种认识论是独一无二的认识可能,从而在殖民体制结束相当长时间内,在文化与知识生产领域依然存在的殖民性特征。
在作者看来,中国的认识论危机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基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语法结构,西方词语通过翻译的加入,极大地推进了西方的认识与思维方式,而后的第二次汉字简化运动,使汉字从字型上与文化内涵相去更远,有的中国人即使学过古汉语,也读不懂很多中国古籍,理解不了自己的文化。横亘在当代中国人与自己文化间的除了文化自信不足,还有非常大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鸿沟。在教育学术界,西方的理论、概念、方法不只被认为不同于中国的,还被标定为先进的、科学的,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引领着中国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和研究热点,成为中国学界的学术评判标准。
突破西方认识论围困
书中重点分析了最近大热的“核心素养”概念,认为如“素质”“素养”这样有着中国意味的词在学界沿用,基本上是用西方概念和思维解释其内涵,失却了汉语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这样的鸠占鹊巢就是典型的中国教育领域中的认识论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学术评价中,对SCI、SSCI的热捧,以及单纯以发表数量为目标的比拼,可能成为加重这种危机的一记重锤。这种认识论危机不只在教育领域,而是当下文化与学术界整体的认识论危机。中国已经认识到这种危机,很多学者呼吁要拥有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权。
突破西方认识论围困,寻回中国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是重建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一步。正是在这一文化情境中,该书努力跳出西方话语体系,挖掘中国的思维方式,从中国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校风—教风—学风”的“风—教”思维入手,回到“风”的最初文化蕴含,回到孔子“教”之始源性的教育内涵。
走出西方认识论危机
如何突破西方认识论围困,作者对突围方法的展示不是逻辑论证性的,而是身体力行式的。“风—教”“身体”及其他当代中国教育话语的研究是案例性的,是作者用来展示其方法与出路的例子。为走出认识论危机,作者在研究中主要选择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此破解现有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西方中心倾向。因为历史考古学方法重构了时间、历史和传统,把它们看作可脱离任何外在特定时间轴的事件、活动和时刻。由此,为西方框架外中国(包括其他非西方国家)的教育思维、话语本源性解释的重生搭建了可能。正是在这个框架下,作者得以回到汉字“风”(風)本身的构字特点,回到中国文化源头之一的周易思维方式及观卦,回到孔子注释观卦,从而寻回中国“教”的思维源头与文化意蕴——化。在这个框架下,作者发现当下中国关于教育问题的舆论中,看上去对立的观念实际上都是西方理性思维主导的结果,这种结果失去了中国“身体思维”的整体性,忽视了仪式情境中身体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互动与影响。
该书作者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其研究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后基础主义(post-foundational)特点的旅行。对国际学界特别是中国当下认识论危机的忧虑,成为照亮中国文化及教育中的“风”“教”“身”的文化之光,引导作者不断发现被西方化和现代化进程遮蔽的中国教育的本源性思维与文化哲学意蕴。起始时并无确定目标,过程中没有体系化的框架与规范性的学术逻辑,在某些时刻突然邂逅某些习以为常的生动风景,唤起作者内心的学术灵动,故而成就该书。作者把这一过程称为“道家的本体领悟”(Daoist onto-un-learning)。
于中国哲学而言,道之通达决非一次性完成,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求索。对中国教育中被掩埋的文化珍宝的发掘任重道远,特别是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却了中国式认识论、哲学观的当代学人来说,这一重任如何可能?作者满怀对中国文化的赤子之心,以娴熟的英文素养与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得以在西方与中国话语中穿行,迂回至大洋彼岸,在西方之镜中走进中国文化,随“风”起舞,徜徉思索近十年,为当代学人奉上此心路历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