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开拓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境界
2019年01月17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17日总第1618期 作者:周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两条历史线索的交汇,第一条线索是生产力层面上,我国正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迈向中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的目标,第二条线索是生产关系层面,社会主要矛盾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遗憾的是,与丰富的发展实践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在现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其经济发展章节基本上还停留在概念辨析和政策阐释的层次。具体来看,主要存在研究对象模糊、逻辑主线缺失和西方话语泛滥等问题。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探索与构建》(周绍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框架中,以“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基础,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发展进程中交汇融合的两条历史线索,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理论硬核、接纳现代方法,提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学科新话语,并尝试构建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笔者看来,该书在研究对象、学术观点和分析方法上有如下特色。

  研究对象: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

  该书明确了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者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该书研究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微观层面的生产方式,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这种结合发生在特定劳动时间和生产空间中,因此也可将其称为“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第二方面内容是指中观层面的区域和产业,也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如何在不同区域和产业中进行组合和搭配。这里的区域概念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产业概念则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部两个方面含义。生产方式的第三层内容是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自然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三个层面的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既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一般含义上的结合(生产方式一般),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制度条件下的结合(生产方式特殊)。

  立论基础:能动的社会人

  该书提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其立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统一。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立论基础,这个立论基础决定了理论体系不能轻易被经验证据驳斥,经济学的立论基础是有关人的经济本性的假设。同时,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核心。该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者的立论基础进行了比较,提出应从“经济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把握人的经济本性,进而将“能动的社会人”作为立论基础,并把“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这个立论基础的实践诉求。“能动的社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研究方法:多学科分析范式

  该书采用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总体来看,作者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方法,即从中国发展的经济现象出发,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过程,逐步走向规律性事实。从方法论特点来看,该书坚持唯物史观分析范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遵循系统论和整体论原则,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比较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与此同时,综合运用了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博弈论和运筹学等研究方法。譬如,采用数据统计和计量方法,比较了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追赶绩效;采用合作博弈理论和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方法,研究了多主体联合选择产业技术路线的问题;采用基于区位熵的灰色关联方法,研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这些方法的运用,一方面是出于问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与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开展对话与交流,并在共有的学术平台上展开讨论。

  当然,该书也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如对生产方式的界定在学术界是一个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难点,将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种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还可以继续探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