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垒:漫画新闻与中国社会变革
2018年11月01日 10: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日第1565期 作者:彭垒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新闻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关注。《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胡正强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版)就是这一领域的新创获。该书依据1840—1949年间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以“漫画新闻”为中心,勾勒出近代以来“中国漫画新闻”的发展图景。作者认为,对近现代漫画新闻的研究,新闻性应是关切的核心对象。全书基于内外两个维度,凸显漫画新闻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外为由附属走向独立的地位变革,内为漫画新闻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进程。

  时势造漫画

  中国近现代漫画绝大部分围绕当时的大事和社会时局的脉络展开,大多可归入漫画新闻的范围。作者将“漫画新闻”的独立性与中国社会变革、新闻事业进程相结合,对其进行动态考察。

  谢缵泰1898年发表的《时局全图》是学界公认的中国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漫画新闻。自1901年废除“报禁”和“言禁”后,新闻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快速兴起的报刊不仅需要漫画新闻,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得以面世和存在的阵地,漫画新闻成为报刊重要元素之一。1918年9月,中国第一本专门漫画刊物《上海泼克》面世。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漫画新闻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也是中国漫画新闻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思潮澎湃激荡,漫画新闻既是报纸间相互争夺读者的有效法宝,也是各报刊对重要时事发表意见的重要手段。1926年12月,丁悚、张光宇、王敦庆等人在上海成立漫画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漫画界团体,中国漫画新闻进入以组织团体形式发展的新阶段。1936年11月,上海举办了中国漫画史上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进行我国当时漫画新闻创作队伍和艺术的全面检阅。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们更是以画笔作刀枪,积极投入到思想和文化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报道与宣传作用。

  报道兴漫画

  作者在研究中不仅重视对新闻文本的分析,还对漫画新闻生产的个人、组织及其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系统考察,以全方位展现漫画新闻事业、新闻事业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

  清末以降,无论画报、综合报刊,抑或专门漫画刊物上发表的漫画新闻,均始终紧扣时事,彰显出强烈的新闻属性,不过漫画新闻的新闻属性是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两种不同的新闻体裁,分别发挥主观评议和客观报道的作用。1840—1949年间民族危亡加剧,为救亡图存,知识分子提倡启蒙民智,在这样的背景下,漫画新闻将评论与报道结合,它既是新闻评论又是新闻报道,更多时表现出评论功能。北伐时期,漫画家们纷纷穿上军装,漫画新闻在革命宣传运动中充当前锋,宣传漫画兴起,将漫画新闻的宣传功能发挥到极致。稍后,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报界追求建立客观中立的报道报刊模式,1927—1937年图文结合的通讯漫画、报道漫画出现,它们纪实性强,往往被安排在新闻版面而非副刊,漫画新闻的报道功能被充分地予以挖掘和利用。

  漫画新闻的艺术性决定了理论建设和指导的作用。该书作者不满足于对漫画新闻内在新闻属性变革的考察,还进一步探讨了各个时期漫画新闻的理论问题。如漫画新闻的民族化和大众化问题、漫画新闻艺术表现与宣传效果结合的问题等。针对上述理论问题,作者不仅梳理大量原始作品,还搜集和研读当时漫画新闻创作者的理论文章,如黄茅提出的“宣传画”、胡考提出的“报道画”等,都是在相关研究领域首次被触及和披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岁月尘封漫画

  书中重点分析的漫画新闻家多达28位,如20世纪30年代曾有“南叶(浅予)北孙(之俊)”之誉、在漫画新闻史上被今人遗忘的孙之俊。作者以专题形式对其创作生涯及代表作展开分析,对其艺术特色和贡献给予客观评价。很多作品均为从过往岁月尘封的老旧报刊中“打捞”出来,首次与读者见面。在立足原始资料基础上,作者坚持从作品、人和刊物三个层面,分析和呈现近百年来中国漫画新闻的发展脉络。其中作品是核心,它体现了报刊的创办宗旨,表现了漫画新闻家对社会的观察,反映了社会变革。

  报刊是新闻的主要承载体。全书涉及的漫画刊物多达25家,很多都是此前研究甚少的刊物。如1935年4月1日创刊的《漫画漫话》月刊,是中国漫画新闻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却被后人遗忘的刊物;再如,由爱国将领冯玉祥资助创办的《抗战画刊》,曾在中国现代漫画新闻史上具有较高地位。可惜现已少有人知,以致何时停刊、发表过哪些重要作品等,人们都不甚了了。作者查阅原始资料,精细考订,追索作品创作和发表的具体时间、创刊者、办刊过程以及代表作。

  在分析作品时,作者注重点面结合,在历史语境下解读画、人、刊。首先,从叙述、传播、艺术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立体解析;其次,将作品贯穿起来,展现此阶段作品的整体特色。如作者用三章篇幅一方面以漫画新闻作品为主体叙述线索,详细分析1927—1937年间出现的重要漫画新闻家、漫画团体、知名漫画刊物以及边塞题材、通讯漫画形式;另一方面从民族主义与国家观念主题建构的角度,指出漫画新闻在建构民族共同体想象时,兼具现实性和形象性的优势。

  史家精神是全书的重要特点。作者注重追索作品创作和发表的具体时间以及发表的媒介,试图纠正先前论著的一些错误说法。如上海图书馆编撰的《老上海漫画图志》一书认为,《漫画漫话》是《漫画生活》停刊后更换的刊名。该书作者认为此论断有误。因为在1935年9月20日出版的《漫画生活》终刊号上,汪子美《中国漫画之演进及展望》与黄士英《中国漫画发展史》两文在评述当时的漫画刊物时,均提到《漫画漫话》。因此,《漫画漫话》创刊时间不可能在《漫画生活》停刊之后。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