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造物见精神
2018年09月27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7日总第1545期 作者:黄洋

  伊拉克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被古希腊作家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公元前4000—前3100年间,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出现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人类最早的城市,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时间里,美索不达米亚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其间一个又一个民族或人群接过苏美尔人的接力棒,将他们创造的文明发扬光大。

  人类文明史也是人性成长史

  通过开拓远距离商贸和交流关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深刻影响周围其他文明中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发展,甚至对中国文明也产生了影响。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在其他古代文明,诸如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尚处于发展盛期时,这个古老文明业已走向衰亡。公元前539年,居鲁士统帅的波斯军队攻陷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沦为波斯帝国属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征服后,它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美索不达米亚之后又成为罗马人和安息人争夺的领土,继而落入萨珊波斯帝国统治中,公元7世纪后则成为伊斯兰阿拉伯文明的核心地带,直至今日。

  传世文献中,除《旧约》中的片言只语,只有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亚述帝国统治之下的美索不达米亚有所记叙。希罗多德描述了巴比伦巨大的通天塔及其所辖地区的富饶。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和西亚考古的展开,特别是由于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一门新兴学科——亚述学诞生。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遗址和实物资料,包括雕塑、浮雕、青铜器、工具、印章、手工艺品,以及数量庞大的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和石刻铭文。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缺乏传世文献的连贯叙述,完全依据考古材料重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面貌并非易事。我国对亚述学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研究开始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才不断有翻译、著作、论文出现。由于殿利撰写、故宫出版社出版的《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以人性为主轴,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微观研究与大的历史观和文明观结合起来,充分考察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人性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特征做了独特探索。在作者看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性、思想性之本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轨迹;而人性的两面性则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性,人类的特性从早期文明的奠基之日起至今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性成长史;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作为人类文明之源,也是人性发展之源,是人性的启蒙时代。“人性”一词最早诞生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中,它几乎与文明相伴而生;这个启蒙时代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人性的基本发展方向。

  打通有形文物和无形思想间阻隔

  书中关于艺术与思想实为一体两面的论述,关于造物文化所反映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人性发展的成果表现为人类的造物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体现为有形艺术,后者体现为无形思想;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艺术体现为具体的物质,而内核是思想,思想体现为抽象的观念,却无不附着在具体的物质上。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直观与概念构成了知识的两大要素。据此,我们有理由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造物文化(艺术)和精神文化(思想)进行重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仅为人类文明开了一个精彩的头,而且在很多方面至今未曾被超越。全书利用精美文物,再现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所具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精神,对打通有形文物和无形思想间的阻隔进行了一次尝试。

  学界关于亚述学的研究常出现细化与碎片化现象,伴随而生的是宏观及理论缺位的焦虑。该书作者重视多学科间的整合与交叉,引入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所论述的观点和结论大量采用历史学、语言文字学、人类学、文化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相得益彰,既开阔了研究视野,也使得散落、隐藏在古老楔形文字文献资料背后的历史事实逐步清晰起来。

  图文并茂增加阅读趣味性

  著作从造物见精神,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生活图景和思想观念。书中附有440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是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伟大思想和艺术创造的装饰和注解,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近年来,作者多次参观伦敦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醉心于美索不达米亚文物研究,该书构思即源于作者多年来对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美索不达米亚文物的细致观察和研究。作者在“后记”中深情记道:“伦敦、巴黎和纽约对于别人可能有说不尽的精彩和回忆,而于我却只有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大都会博物馆最为魂牵梦萦。”

  君王、战争、宗教信仰,城市、日常生活、艺术、两性关系等均被纳入该书研究视野。各章配以精心挑选的图像资料,如通天塔、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工具的圆筒印章、守卫王宫的令人生畏的人面神兽(斯芬克斯)等。令人饶有兴味的是,作者还向读者展示了当地普通人的生活面貌,包括劳动的场面,使用的工具如憨态可掬的鸭子秤砣、夸张的服饰、精巧的油灯等。不仅如此,书中还全面勾勒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生活状况以及婚姻生活状况。

  该书作者此前已出版专著《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巴比伦与亚述文明》。《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是在前两部著作基础上撰写的。这一系列研究构成一位中国亚述学学者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的热爱和全新认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