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
中国“娜拉”是古典文学女性叙事的历史延续
2017年08月10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0日第1267期 作者:李瑶

  诞生于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形象,“五四”时期在异域的中国获得了强烈反响。虽然这一历史现象已渐行渐远,关于“娜拉”的讨论却仍在继续。中国的“娜拉”是否存在?新女性作家为什么游离于启蒙话语之外?她们何以对思想启蒙心存质疑?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宋剑华教授开启了他的女性文学研究之路。新近出版的《“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凝聚着他在这一研究领域多年的心血。

  以问题开启阐述

  论著以中国现代女性叙事为研究切入点,揭示了现代文学与古代小说在女性叙事方面的承续关系。通过对诸多文本的把握,作者力图还原“五四”以来有关“娜拉现象”的历史真相。

  全书以问题开启阐述:中国古今文学在女性叙事方面是否存在承续关系?中国的“娜拉”与西方的“娜拉”有什么不同之处?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在描写女性时,为什么会存在显著区别?围绕着这几个核心问题,作者在分析与论证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古今文学的女性叙事,在“思春”、“闺怨”、“红娘”、“私奔”等现象的书写中,不仅表现方法相似,文化观念也高度一致;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娜拉”,“五四”新女性的全部追求,或许只不过是走出“父家”去寻找“夫家”,而不是去做一个“独立的人”;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则始终对启蒙话语保持着一种高度警惕。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与作者之前的观点有着密切关联。他很早就提出,“五四”时期“人们早已习惯用西方哲学与文学的价值观,去解读发生于中国新文学自身的各种现象”。由于汉语思维的惯性,启蒙误读西方的“化西”行为,并不能割裂与传统的纽带,“娜拉现象”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书中一再强调中国的“娜拉”不同于西方,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叙事的历史延续,与中国文学传统保持着无法割舍的血缘联系,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西方文化的“舶来品”。

  文本中心的研究范式

  论著中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足见作者在搜集与阅读作品文本方面所下的功夫。文本解读与理论引证相辅相成,使全书行文显得颇为流畅。例如,作者分析了许杰《出嫁的前夜》、施蛰存《石秀之恋》、张资平《梅岭之春》等小说,认为这些男性作家创作的共同点在于借助女性去宣泄欲望的创作意图,并引用美国现代女权主义学者理安·艾斯勒提出的观点,女主人公无力拒绝里面的男主人公,也无法抵御自己被抑制的感受,这其实只不过是男人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通俗易懂的理论引用与细致深刻的文本分析,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论证体系。论者又引入“三言二拍”中的文本进行分析,来说明中国现代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人为想象和激情描写,与古代文学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分析这些文学文本时,论者并不拘囿于学界已有的定论,而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说明“女性是为了‘归宿’而去‘爱情’时”,作者以小说《恒秀外传》作为分析对象,提出“学界以往对于这部作品的分析解读,往往都注重于其反封建的社会意义,而人为地忽略了作者本身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身体娇小的少女恒秀,她对爱情的全部理解,无非就是在寻找具有一种安全感的人生归宿”。

  该著既有对已有定评的经典作品的再解读,也有对被历史淹没的女性作家作品文本的再发现,同时还以大量古代小说文本作为参照对象,诸多文本分析构成了全书主体部分,为读者返回“历史原场”提供了一个机会。

  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视野

  比较视野在书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一时期不同性别作家作品文本的比较。该著在具体论述中,既有将男女作家创作分而述之的章节设置,亦有在研究诸如“闺怨”叙事、现代文学中的私奔等现象时,将男女作家创作互为参照对象,以此来说明不同性别作家对待婚姻、启蒙等的不同态度。以第一章为例,作者在第一节考察了男性作家提倡婚恋自由的创作、对女性群体“思春”心理描写等内容后发现,“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情感叙事,表面以“解放”女性为己任,实质则是自我欲望的释放。第二节中探讨女性作家的创作,作者将其归纳为以矜持书写和含蓄达意为特征的“隐忍叙事”。全书在论述中对男性心理的揭露与女性心理的理解与同情,如实展现了“五四”新文学中性别错位的对话悲剧。

  二是比较古今作品文本。新文学女性叙事的作品文本与古代“三言二拍”等文本的比较贯穿全书。在古今小说的对照阅读中,作者发现,中国现代男性作家的创作与民间文学历史传统具有继承关系。红娘、媒婆和公媒等古已有之的艺术形象,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发生了转移与变形。借助古今贯通的文本比较,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间隐含的内在联系逐渐浮出水面,而在以往研究中,传统往往是被遮蔽、被忽略的内容。作者对于两者之间的承续关系,并不满足于揭示古今文本相似的表象,也试图用阅读的情绪记忆这一理论来探究更深层的原因。

  三是运用中西比较视野,诠释中国“娜拉”的“中国”特性。例如,在说明“娜拉”只是“西学中用”的经典范例时,不仅指明了中国作家对“娜拉”形象存在主观误读,也还原了西方学界对“娜拉”的认识,两相对比之下,“娜拉”在中国变异与曲解的过程得以明晰。

  作为女性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在后记中定调:“既不献媚于女性也不给男性留面子”,以展现中国新文学女性叙事的真实历史为己任。相信读者从这部学术论著中,对理解和认知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真相,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