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才:修己生德 扩而充之
让道德教育回归中国文化价值旨归
2017年05月04日 07: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4日第1199期 作者:孙俊才

  道德情感是支撑青少年道德生活的牢固根基。如何理解与把握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生活,怎样判断与分析道德情感对其一生精神追求的作用,不仅需要微观实证研究,还需要从道德生活、情感特质、传统文化与情感文明发展的多维视角加以分析。

  规约之德与内生之德

  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郑信军著《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结构与发展》一书,梳理了道德情感的心理学研究沿革与脉络、路向与范式,在自我、公正、关爱、崇高四个层面,尝试架构青少年核心道德情感系统。全书把道德情感发展建立在“道德情感合内外之道”这一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基点之上。中国文化以整体思维的方式理解感受和经验,这种思维方式把“情”看作人参与世界的高级心智技能,认为“情”是人类天性的显现,包含反应性、真实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从情感出发,中国文化设定了以追求道德完善为超越个体生命限制的人生意义。

  从善的实践来说,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总是存在具体的道德伦理规范,个体需要认同和内化这些规则,并以此指导行为,这是规约之德的表现形态。然而,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是:规则并不能总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且不能完全阐明所有情境下什么行为是道德行为。况且,随着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必然要求生成新的价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则体系。推动道德规则体系变革的力量,则涉及作为道德主体的追求与意志力,即“内生之德”。内生之德的心理起点是“汝心安否”的情感直觉,孟子将这种情感直觉表述为“四端之心”,并通过“扩而充之”的方式,强化这种直觉的实践倾向。中国文化通过协调内在直觉与外在规则的相互生成性,使德性在历史文明传承中生生不息。

  回归中国文化的理想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情感首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内生性偏好(endogenous preferences),“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对的”。情感通常能通过限制备选方案,抑制“成本—代价”分析机制的启动,加速决策加工过程。对某些类型的知识来说,情感是第一位的,并且是评价的基础。比如,个体在人际亲密关系选择中,首先体验到某种情绪反应,然后才能知晓和判断这种关系选择是否正确。情感的身体反应,可以放大道德判断的信号。道德情感还能进化为承诺机制(commitment devices),保障那些需要付出短时代价、长效收益较高的行为。情感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可提供追求品德和终极目的的强烈动机,而且表现在对道德行为的向往和享受,并通过关系性存在和实践,由此走向追寻德性并获得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道路。

  在研究思想上,作者突破了道德情感研究的工具性倾向,从自我提升、公正社会、人际关怀等关乎人的幸福与意义的重大主题,设计了道德情感的层级体系。这有助于道德教育再次回归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即从情感出发,通过自我反思,突破创造者和创造物之间的二分法,也就是说将创造物融入创造者自身的精神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主体道德情感的充分发展,也是自我发展的创造之旅。

  建立合内外之道的道德情感

  由于道德情感具有多重属性,并且丰富多样,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建构分类体系,但多数分类体系或因包容性太弱,而不能全面涵盖道德情感的多种类型;或超出道德情感的容纳范围,而使其教育的可操作性较弱。该书作者根据道德情感的指向性、道德主题与层次两个分类维度,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自我意识情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如内疚、羞耻、自豪等,是立足自我、聚焦自我、改善自我的道德情感。公正取向的情感是个体在遵守和维护公正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如义愤、厌恶、轻蔑和责任感、道义感,是聚焦社会规则和公义的道德情感。关爱取向的情感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对他人需要做出反应时产生的情感,如信任、同情、怜悯、感戴等,是聚焦他人的道德情感。崇高取向的情感是个体在社会中因遭遇、感知、效仿“高于自我”的人或事物时产生的情感,如敬畏、宽恕、提升感等,是建立在理想信仰基础上具有较高精神性的道德情感。

  这种分类体系体现了道德情感合内外之道,自我—社会和谐共生、相互生成的特征,从而保障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不仅具有遵守道德规约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道德情感的充分发展,促进人的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具备社会理想价值的实践能力和追求能力。  

  追求充满人性的真实主动道德

  从中国文化发展德性的路径来看,孟子提出的“扩而充之”的观点受到特别重视,全书秉承这种教育思想,并结合每种道德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进行详尽探讨,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孟子所主张的“充实之美”。从道德情感的社会建构理论来看,道德情感必须充分发展,才能保障德性的丰富性、创造性和智慧性,而不是刻板地遵守规则。在教育领域中,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在当前道德规则体系下的实然性道德情感体验,并通过文化标签、反复品味等教育路径,在心理层面固化这些情感体验,进而增加这些情感反应自动化激活的可能性,使之成为道德情感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帮助学生逐步发展“理应如何”的道德情感追求能力,树立自我卓越和理想社会终极关怀的道德理想,从价值追求层面自动接近美好和社会良善。

  该书兼顾“规则遵守与道德理想追求”在不同道德情感上的侧重,充分论证了如何通过培育青少年的情感,生成其完整德性,增强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获得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和深刻体验。建立“充满人性的真实的主动道德”,贯穿于全书始终,引领我们再次回归关乎于心的感动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著作从现代心理学视角,打开了中国文化“修己以生德”的道德追求密码。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