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文学史多样体例
2016年06月23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3日第992期 作者:蔡丹君

  体例在文学史撰著中举足轻重,它虽然仅是文学史的外在形式,却影响到其内容表述。较为常见的文学史体例是“时代概论+著名作家生平+著名作品介绍”,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写作受限,既不利于在以往研究中加入新鲜材料,也较难清晰流畅地呈现史的整体脉络。因此,文学史撰著应具有多样化体例和不同写法。曹道衡先生在这方面做了自觉思考和有益尝试。

  改革注释

  先生从事文学史研究50余年,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南北朝文学史》(与沈玉成先生合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至少开创了两种体例:一是正文与以第一手考证内容为主的注释相结合。经统计,前部著作全部299条注释中,直接引用的不过58条,其余241条皆是二位先生亲自考证所得。另一种体例是从史的角度呈现文学史发展的环节、脉络和关键节点,以文学史各阶段的总体情况为讨论对象。这是后部著作所作的探索。

  《南北朝文学史》的体例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注释的改革上。注释是一种常见形式,一般用来标注文献出处。该著扩大了注释体例的功能:它并不是为注明文献的卷数、页码而存在,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文献考证内容,甚至其本身就是文学史的小片断,学术价值不亚于正文。这部文学史所具有的史料学根基和专题研究的源头活水,在注释中可略见概貌。

  加入“史”料

  先生在写完《南北朝文学史》后,一直感到它在体例上仍存在局限:虽然在史料和专题方面有诸多称道之处,但在史的脉络上其实并不流畅,也不利于完整呈现文学史的发展进程。因此,1995年脱稿的《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就建立在此反思基础上,寄意于更清晰地展现文学史各因素及其相互关联。

  越到后来,先生史的观念也越强烈。他说:“文学的发展正像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并不是直线上升的,总有许多曲折、停滞甚至倒退。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样的曲折过程,却只是前进中的一个环节,有时在某些看来是停滞或倒退的现象后面,却酝酿着后来繁荣的枢机。研究者的目光不能局限在某些传诵之作或名气极大的作家身上,还应注意到某些产生作家和作品较少的年代,研究和探索其衰落的原因,及这个时代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这部著作中,先生以历史过程为讨论对象,以探究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影响为目的,分析影响文学史发展的多个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地域和学术思潮变迁与文学发展间的关系,最终完整呈现南北朝文化传统的形成、变迁、对比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虽然不以文学史命名,但该书从体例和内容实质看,堪称真正意义的“文学之史”。先生借历史叙述的方式,深刻讨论了过去“作家+作品”模式的文学史所无法展开的重要话题。比如,时代的思想史发展脉络、文学现象产生原因的最早追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等,真正找到影响文学史发展的各种“伏流”,并实现了一种“通观”。正如先生所言:“如果我们站在‘史’的角度来考察南北朝文学,便不能把眼光局限于盛衰的现象,更要着眼于盛衰的原因。”

  多方积累

  要做以上研究,必须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先生酝酿了十余年后方才下笔:“早在《南北朝文学史》脱稿之初,我就颇觉意有未尽,应该把自己的那些浅见提出来向大家请教。但限于自己的水平,又觉得‘兹事体大’,要涉及文学、史学、经学、哲学以至宗教的广泛领域,同时还要上溯先秦汉魏,下及唐代。对这些知识领域来说,我的学力就显得很不够了。因此多年以来,迟迟不敢下笔。”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源于先生多年的思考。比如,其中探讨的汉人《易》学与道教的关系:“当我在阅读道教典籍《太平经》时,深感其中思想和汉代的《易》学颇有关系。后来读了宋人朱震的《汉上易传》和近人尚秉和的《焦氏易诂》,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再如,“坞堡”与文学关系的解读,是先生发前人所未发的一个论题。他自称这是来自于多年前阅读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的启发,之后通过阅读《宋书·王懿传》《魏书·王播传》,才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信心。

  先生的这些讨论,绝非得自于一朝一夕。正由于建立在如此深厚的积累之上,《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在体例上的探索才十分成功,这是一部将汉魏文风的转变、南北文风的异同,展现得十分清晰的文学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zhangyy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