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可强: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9年04月03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3日总第1666期 作者:孟可强

  贫困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也体现在心理健康方面,且心理健康方面更为复杂、隐蔽、不易被关注与应对。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条件特殊,贫困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恶性循环表现更为突出,其正是造成扶贫政策式微、返贫、贫困延续与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政法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要“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着力推进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精准扶贫与农民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不仅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供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援助

  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遭受着由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贫困环境往往使农村贫困人口产生焦虑、自卑、孤独、愤怒等心理,致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这反过来又造成其贫困的加剧与延续。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存在着精神贫困问题。受地理位置、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中“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竞争意识,惧怕风险。同时,由于以往“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一些农村贫困人口对扶贫产生依赖,萌生“等靠要”等思想,甚至以穷为荣,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由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及其精神贫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施与经济援助相伴的心理健康干预。一方面,在向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经济帮扶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项措施可能带来的心理效应及其对扶贫效果的影响,注重其实施过程中配套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站在农村贫困者的立场上,摸清其实际需要,为其提供多样、有效、便捷的心理健康帮助。要定期开展贫困人群的心理健康评估,及时提供与其贫困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健康干预,防止其消极心理的积累与心理疾病的发生。聚合宣传教育、心理咨询、思政工作、社会工作等多种途径,提升农村贫困者的反贫困的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指数。

  营造“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社会心理氛围。“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既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又是精准脱贫的有力保障。从扶贫的供给侧来看,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地位和作用,彻底改变重经济扶贫的倾向,不断挖掘激发脱贫内生力的扶贫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奖惩机制、舆论引导等,合理制定脱贫目标,完善贫困户退出机制,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营造健康的反贫困文化,改变对贫困刻板印象,从而激发农村贫困者反贫困的自信心与自主性。从扶贫的需求侧来看,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是被动的帮扶对象,更要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协商对话、决策中,发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变贫困的被奴役者为致富的主人。

  大力发展乡村科技教育,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扶贫先扶智”,要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使农村儿童在家门前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斩断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要对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职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增强其自主谋生的本领。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中间组织,加强农村贫困人口与他人的联系,丰富其社会支持来源,在提高其社会认同、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中减弱贫困对其生活和心理的冲击。

  完善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方面,心理疾病在我国农村有较高的流行率,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3.91‰,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乡村人口达58973万人,以此推算,农村地区存在着庞大的心理疾病患者人群;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贫困问题突出,农村心理疾病患者及其家庭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之中。如相关研究显示,河北省农村在册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贫困率达83%。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是一项多部门参与、多内容相协调的复杂工程,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

  从宏观层面上看,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力度,均衡城乡精神卫生资源的分布,设法扩充农村精神卫生的基础设施及人员配备,为农村心理疾病患者提供高可及性的服务;二是,要降低农村心理疾病医疗补助门槛,并扩大病种覆盖、提高报销比例,以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政策,编织防范农村心理疾病患者落入贫困的“安全网”;三是,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并加强相互配合,形成以政府主导、以基层社区为依托、以非政府组织为协调参与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格局。

  从中观层面上看,一是,乡村医院、学校等相关机构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力资源水平,形成集治疗、教育、咨询、康复、援助等多种功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是,要转变传统的纯粹医学治疗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和国内部分地区的有益探索,结合农村本土实际,探索中医中药治疗、社区康复等模式,提升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社会康复水平和自我减贫能力;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协会、从业者、志愿者等有关组织及人员的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发挥“第三部门”在农村心理患者康复与脱贫中的作用。

  从微观层面上看,家属的支持与照料也是影响农村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然而其家属往往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甚至不得已放弃监管与照料的责任。因此,要为农村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包含经济的援助、相关知识的提供与技能的培训、情感的支持、社会舆论环境的优化等,从而筑牢农村心理疾病患者滑向贫困的最后一道防线。

  夯实面向整体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提升工作

  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要着眼于已有贫困问题的化解,更要着眼于贫困的预防,而心理健康提升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提升工作自身而言,也应不仅着眼于“治”,更应着眼于“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心理健康提升工作应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强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培育农民良好的国民心态,增进人际和谐,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预防贫困的发生,提升农村精准扶贫的动态性、前瞻性与实效性。将心理健康提升工作注入到农村贫困预防系统中,应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农民心理健康素养不高正是造成农村心理疾病就诊延误、治疗延误及康复延误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抓住 “农民丰收日”、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宣传栏、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将心理健康意识渗透到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对心理疾病成因、表现、鉴别、病程、后果等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其心理疾病自助与求助的能力,减少对心理疾病的污名与歧视,形成科学的心理健康观。

  通过心理健康提升工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破解贫困代际陷阱是农村贫困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心理措施必不可少。如研究显示,监护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环境暴力等因素严重危害农村儿童早期能力的发展,增加其成年后贫困发生的概率,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等措施的注入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另一方面,要关注重点人群。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要密切关注这些特殊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追踪其心理动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预防其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问题。

  利用心理健康提升工作防止返贫的发生。精准扶贫不仅要“防贫于未然”,也要防止脱贫后返贫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12月发布的《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指出“返贫压力上升”,而防止返贫的发生,心理健康提升工作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心理健康提升工作预防返贫的发生,不仅体现在如前文所述的预防由心理疾病导致的因病返贫,更体现在调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后由于享受政策变化而引起的心理落差,促进其生活适应,化解其心理矛盾,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方面。从而,防范扶贫中“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风险,巩固扶贫效果,形成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研究”(17BSH09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