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华:人工智能促进网络社会治理
2019年03月13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3日第1651期 作者:徐东华

  网络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网络社会,也驱动着网络社会日益兴盛。网络社会成为人类新的生活领域,网络生存发展成为人类新的生命活动形态。然而,科技发展从来都是“双刃剑”,人们一方面享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红利和网络社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遇到相关困惑烦恼及安全威胁。网络上瘾、网络谣言、网络泄密、网络犯罪、网络霸凌、网络攻击、网络安全漏洞等各种不良现象,时刻影响着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网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安全与核心利益。加强并促进网络社会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网络社会本质上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社会,因而网络社会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技术对抗化以及措施综合化等显著特征。它不仅有赖于道德教化和法律规制,更有赖于技术支撑。只有导入适用的前沿高端技术,有针对性地“以技克技”,网络社会治理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实效。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之一,正在经历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的发展演变,发展潜力巨大,威力难以估量。正如著名发明家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所预言的那样,到2045年“奇点”即将来临,人工智能将打破人脑受到的维度限制,超过人类智能,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与网络信息及大数据技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与网络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人工智能不能“缺席”网络社会治理,应与网络社会深度有机融合。第一,在治理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和基础设施。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的新发展和新应用,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契合网络社会发展特点,升级为网络社会的重要支撑技术和基础设施,推动网络社会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方向发展,促使网络社会生活更加智慧、便利、安全和有序,网络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增长,从而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第二,在治理的主体上,智能机器人作为特殊的“网民”,成为网络社会的参与者和重要治理主体。网络社会治理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对抗性,仅靠人工的单一途径及手段难以奏效,因而须用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手段,努力实现网络社会自动治理、全时治理、科学治理与综合治理。智能机器人成为高智慧“网民”,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客户或服务对象进行贴心互动,自主处理网络社会相关事务,助力网络社会治理与建设。第三,在治理的效果上,人工智能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社会治理的自动化、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权威数据表明,80%左右的网络安全事故,基本是组织内部人员因技术水平不足、操作失误以及蓄意破坏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人工智能的加入,代替人工操作,不仅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还可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种人为干扰和破坏。它们不偏不私、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指令,成为忠实可靠的网络社会“卫士”。运用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网络社会实现自我诊断、自我调适、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进而提升网络社会治理的自动化、科学化与精准化水平。

  人工智能参与并促进网络社会治理,具有以下重要路径。一是担任智能“网络警察”,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稳定。通过对网络社会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查监控,对违纪违规事项进行自动精准识别并预警报警,以及对涉嫌违法犯罪调查提供信息采集与电子取证服务,发挥智能“网警”的作用,保障网络社会安全稳定。二是筑牢防护“围栏”和安全屏障,去伪存真与去芜存精。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对负面清单或高风险事项进行自动快速识别,并实施自动拦截、自动过滤、自动清除及自动规劝,将其拒之“门外”或装进“牢笼”,强化事前防范和事先阻止;同时,对科学合规事项进行自动备份、自动保护和自动升级,确保网络社会风清气正。三是自动解疑释惑,提供网络社会行为规范和上网用网操作指引。通过人机对话、网络秘书及网络助手,随时为网民和顾客进行线上答疑、指点迷津,传播网络社会公德良序,提供上网用网操作指引,提升网民的网络信息素养,维护网民和相关组织的正当合法权益,推动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扬长避短,做强“练就”人工智能“自身本领”。人工智能本身是把“双刃剑”,既是网络社会治理的“利器”,也成为某些人谋利的工具。少数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的薄弱环节以及网络社会的传播广泛性、使用便利性及信息公开性等固有特点,违规造舆论、刷流量、搞破坏,严重扰乱网络社会正常秩序。为此,应开发适用于网络社会治理的人工智能系统,研究人工智能负面清单反制技术,加强人工智能法治建设,彰显人工智能独特优势,夯实网络社会安全稳定之基,从而造福广大社会公众、推动社会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