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颖:近40年我国初婚夫妇婚姻匹配模式变化
2018年07月04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4日第1485期 作者:梁颖

  现代社会中,虽然婚姻择偶行为是由个人意志自由决定的,但或多或少受到社会观念、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以及地域和文化的制约。因此,婚龄匹配、教育匹配模式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婚姻匹配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性。

  婚姻匹配是指夫妻双方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条件是否般配,研究内容涉及夫妻的婚龄匹配、教育匹配、收入匹配、职业匹配、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等。其中,夫妻婚龄差、教育水平差异是婚姻匹配研究中两个基本指标。国内外研究表明,婚龄匹配和教育匹配都具有相似性和同质(类)性,即多数未婚者均从与自己比较接近的群体中选择配偶。现代社会中,虽然婚姻择偶行为是由个人意志自由决定的,但或多或少受到社会观念、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以及地域和文化的制约。因此,婚龄匹配、教育匹配模式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婚姻匹配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文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首次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的数据,剖析近40年来18—59岁初婚夫妇的婚龄匹配、受教育程度匹配模式及其变动情况,以期揭示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1.初婚夫妇婚龄匹配模式较为稳定:“男大女小”依然是主流模式

  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表明,近40年来,我国初婚夫妇的婚龄匹配的主流模式依然是“男大女小”的传统模式。从不同初婚时期来看,“男大女小”均占60%及以上,同龄婚约占20%,“男小女大”所占比例不足20%。城镇夫妇婚龄匹配的相似性和同类性略高于农村。

  从婚龄差来看,我国1982年1‰生育率抽样调查、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70%的初婚夫妇年龄差介于丈夫比妻子小1岁和丈夫比妻子大4岁之间。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揭示了类似的结果,初婚夫妇的婚龄差在丈夫小妻子1岁到丈夫大妻子4岁之间较为集中,接近60%,城镇比例高于农村。而丈夫比妻子小3岁及以上的比例较低,低于丈夫比妻子大8岁及以上的比例。分不同初婚时期来看,在“男大女小”模式中,农村和城镇夫妻婚龄差均值均介于3—4岁之间;在“男小女大”模式中,农村和城镇初婚夫妇的婚龄差均值稳定在2岁左右。此外,初婚夫妇的受教育程度与婚龄差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婚龄差趋向缩小。

  2.初婚夫妇受教育程度匹配模式较为稳定:同质婚和“男高女低”仍为主要婚配形式

  教育匹配是研究婚姻同质性和异质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同质婚是指在相同阶层或相同群体中的婚姻;而异质婚是指跨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婚姻,通常表现为“男高女低”和“男低女高”两种婚配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对婚配主体择偶的重要性逐渐削弱,婚配主体的自主性显著提升。因此,婚姻的教育匹配更多地表现为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同类婚配和异质婚中的梯度婚配。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和城镇初婚夫妇受教育程度匹配的主要形式仍为同质婚和异质婚中传统的“男高女低”婚配形式。

  分不同初婚时期来看,随着年代的推移,我国初婚夫妇教育匹配的同质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异质婚中传统模式“男高女低”的占比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考虑到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以及妇女经济社会地位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城乡初婚夫妇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不断缩小,有可能造成同质婚的增加以及“男高女低”传统梯度婚配模式的下降。因此,本文利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了检验。拟合的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和城镇初婚夫妇教育匹配同质婚的发生比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无论城乡,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适婚人群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受教育程度趋近的配偶。同时,随着年代的推移,在异质婚中传统的“男高女低”梯度婚配模式下,农村和城镇女性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跨层教育婚配的发生比都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配偶的婚配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受教育程度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梯度婚配模式,而跨越两个层次及以上的教育婚配模式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此外,女性随着自身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独立性越来越强,选择跨层教育婚配的倾向性也越来越小。

  3.婚龄匹配和教育匹配模式存在不确定性:“男小女大”和“男低女高”是否会成为主流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虽然我国婚龄匹配和受教育程度匹配模式仍然较为稳定,但也存在着不确定性。一是婚姻匹配的相似性和同质性趋势是否会继续增强?二是“男小女大”和“男低女高”是否会成为主流模式?

  实际上,婚姻匹配过程的本身就是社会结构进行自我建构、复制和再生产的过程。人们在婚姻缔结过程中,是继续延续同质性和相似性,还是趋于打破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壁垒?理论上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婚姻的自主化和个体化增强、制度性弱化,择偶过程中的功利性削弱,婚姻更强调“以爱情为基础”,强调情感陪伴式的婚姻实质,社会阶层和社区群体之间的壁垒将逐渐被打破,社会的开放度进一步增强,由此同质婚的趋势会相应减弱。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伴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婚姻匹配模式却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是同质婚在现代婚姻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逐步加强,仍在择偶行为和婚配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非传统的婚配模式,如“男小女大”和“男低女高”并未随年代的推移呈现上升的趋势。“男小女大”占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上升,进入21世纪后有所下降,虽有波动但较为稳定,这表明人们“男大女小”婚配模式的传统观念并没有改变;而“男低女高”教育婚配模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经检验,统计上并不显著。

  我国婚龄匹配、教育匹配模式的稳定性表明,社会文化观念对人们的择偶行为和婚配选择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这种影响所导致的变化也是相对缓慢的。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婚配模式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异质婚中非传统的婚配模式将更为普遍。

  此外,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受婚姻匹配的同质性和“男高女低”传统梯度婚配模式的影响,我国婚姻领域中目前出现了特有的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和城镇“大龄未婚女青年”共存的现象。在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男性可能在择偶时面临困境;在城镇,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在择偶时因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教育婚配空间缩小也面临困境。对此,一方面,应继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教育水平的性别和城乡差距,确保教育资源获得的公平和平等。这将有助于降低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因“婚姻挤压”被迫未婚甚至终身不婚的可能性,并促进同质婚增加,推动其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异质婚中非传统的婚配模式,如婚龄匹配“男小女大”模式、教育匹配“男低女高”模式应给予尊重,宽容对待,提高社会的包容性。这将有助于缓解城镇“大龄未婚女青年”因结构性挤压难以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男性而“被动”处于长期未婚状态的社会压力,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