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学经济驱动创新发展
2020年11月12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2日第2046期 作者:邱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的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同年9月,他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科技驱动创新常被看作经济发展的秘诀,美学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如今是一个爱美、求美、研美和创美的时代,人们想消费“美”,就必须生产“美”。美学需求不仅成为经济学供需循环的逻辑起点之一,而且成为人们经济动机与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学经济作为一种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力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有效把握美学经济。

  首先,理解美学经济的丰富意涵。美学经济是一种背靠美学而面向经济的新理论。它依托哲学深邃而高远的洞察力与批判力,扎根现实经济活动,力求解释经济发展中的美学问题与美学现象。它旨在探索一种以人为本,人的精神与物质和谐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之道。因此,从哲学角度看,美学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为人”的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上,美学经济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共情的心灵为底色,以共融的经济为触媒,强调创意与创新,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达致“诗意的栖居”。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美学经济是供给端围绕美学价值的创造和增值而建立的新的生产函数,是以美学资本、美学设计、美学体验等为核心的美学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结构与生产方式进行的系统化重组。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美学经济思维强调围绕持续变化的美学消费需求,不断创新理论和方法,促进自然与人文、科技与文化的内在融通,构建新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意义。

  其次,构建美学经济的创新模式。就企业发展而言,美学经济驱动下的原始性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形成差异化、确立竞争优势、挖掘市场蓝海、缔造卓越企业的重要法宝。美学经济强调围绕消费者的隐性消费需求,通过对产品内在价值的创新,充分挖掘美学资源,对处于资本高位的关键性诠释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提出新的美学理念。依靠美学设计,从“为人”的角度重构产品意义,并将这种原生意义与生产制作、服务营销、品牌塑造相贯通,通过美学设计、美学生产与美学服务的系统性运作,将企业美学资源转化为独树一帜的产品体系与企业品牌,并最终凝结成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美学资本。

  就产业发展而言,一场由美学经济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拉开帷幕。倡导零库存、高定制、融产业、垂直化立体整合的“美学生活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日益成为21世纪构筑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与工业时代产业链与价值链相互分离、成本与技术因素构成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不同,在美学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开始向美学经济价值链与产业链高度合一转向,美学生产与美学消费的对位逐渐构成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围绕美学价值的生产而形成的整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美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最后,发展美学经济的中国方案。当前,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应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美学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中国美学风格”和“美学生活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在政策层面,应注重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一个阶段将美学经济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政策措施相结合,加强关于美学经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同时,应重视挖掘中华民族的美学特色,提炼民族美学气质与美学符号,集中培育和发展体现中国美学生活方式、美学理念和美学价值的民族企业与民族产品,塑造风格化的美学产业集群,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第二,对于企业与产业而言,应着力由美学风格模仿向美学主动创新转变。通过对本土美学消费需求的精耕与深研,在与本土美学消费市场形成联动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美学附加值,促进品牌化发展。在产业层面,以技术为导向的传统产业政策可以借鉴美学经济新理论,重塑产业结构并推动创新发展。围绕美学价值的生产,加快产业转型和融合的速度。同时,围绕“美学生活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高级美学产业集群,促进我国整体产业的关联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发展,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产业竞争优势。

  第三,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主动研发生产“生产性美学资本”和“消费性美学资本”,有助于抢占国际美学价值链生产与消费的前沿制高点。以制造业为例,伴随着定制生产的流行,“科技+美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借助高新科技的创新,将内隐与外显的美学知识和美学技术存量转化成美感生产的工具和设备,创造一套精密的美学生产技术系统,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产品美学价值的生产与制造,服务于传统产业,有助于我国在美学价值的高端生产和精密制造方面形成先发优势。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休闲农业的体验性研究:基于美学经济的视角”(3104221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