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湾区重大科学设施建设
2020年10月14日 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4日总第2025期 作者:钟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当下,科技创新产业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彰显,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巨大影响,中共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个循环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这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既有利于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全球经济良性循环。新形势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重大科学设施包含重大科学装置、联合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等硬件载体,它们不仅提升了地区开展高层次科研的硬件基础,还有利于促进各地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与科研资金的汇集。尤其是重大科学装置,对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影响巨大,对于高层次的专业科研人员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充当着提高三地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增加实质性科研合作的“助推器”角色。长远而言,重大科学装置的使用者将包括大湾区内的科研人员、国内其他地区的科研人员,乃至这些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伙伴。由此可见,重大科学设施尤其是重大科学装置,对于构建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具备服务科创合作的硬件基础设施

  重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是支持大湾区科创合作的重要硬件基础设施,为大湾区科研人员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人才等科创协同发展提供硬件保障。目前,大湾区已建成及在建多个服务于科创合作硬件基础设施,多所香港高校已在内地设立大湾区分校。

  目前,包括东莞散裂中子源、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还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已落户珠三角。其中,散裂中子源装置位于东莞市政府与中科院联手共建的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计划将采用“院地合作、所企对接”模式推进建设,逐步派生出一系列新型研究机构、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加速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向松山湖科学城集聚。深圳作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将为大湾区增加一系列的重大科学装置。目前,深圳光明科学城已规划集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群包含已获批复的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此外,一系列国家重大实验室及联合实验室已在大湾区各地布局。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自2003年以来,香港高校与内地已合作在港成立16所国家重大实验室伙伴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构建,将加速联合试验平台的建设。2019年1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下辖研究所在香港设立三个联合实验室,开展应用数学、污染治理、中子散射领域的研究。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也已建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高校建设方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已在大湾区以不同形式设立分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计划于2022年开始招生;香港理工大学将在佛山建设分校,并已被列入广东省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计划;香港城市大学也已初步确定将在东莞建设第二校区。

  由此可见,科学设施等硬件载体为大湾区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科研实验等科创合作工作提供了基础,而培养的人才和合作科研的成果,将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科创产业链。这将推动大湾区参与国内的科创产业循环,发挥大湾区在国内科创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国家科创合作平台;还将推动大湾区用好港澳优势,以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形象参与国际科创交流,进而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平台。

  软件配套与硬件建设双管齐下

  大湾区的重大科学设施建设远未完善。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仍然有限,且利用率未达到饱和,显示深层次实质性的科研合作数量还有待增加,重大科学装置作为科研合作吸引源的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利用联合实验室产出的深层次实质性科研成果仍然有限,实质性科研成果还未达到理想。为此,针对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应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增加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学装置的布局数量,整合区域内已有重大科学装置,并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体制机制方面取得系列突破,形成符合大湾区科技创新需求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群。可以考虑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大湾区近期科创合作的重点领域,通过创新政策尽快落实突破现有的科创合作阻碍,以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大湾区科创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典型范例。

  第二,提高设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工作者中的使用率,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共享。同时,应围绕重大科学装置打造大湾区科研人员集聚创新平台,利用重大科学装置,为来自不同城市的科研人员创造科研联系与合作机会。可以考虑率先推动以现有东莞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学装置向企业和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尤其是对港澳企业和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将重大科学装置打造为大湾区参与国内科创循环的重要载体。

  第三,依托重大科学设施制定大湾区引智计划。在中央指导下,加快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中长期规划,设立中长期基础研究项目与资助计划,面向国内与全球招标,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汇聚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本区域“一国两制”优势,重点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打造“智力资源遍布全球、智力成果汇聚湾区”的“人才在外、成果在地”模式。同时,加强国家对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和控制。

  第四,完善重大基础设施的公共基础研究服务能力,提升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对高端科研团队的吸引力。国际经验显示,高水平的科创集聚区域,通常具有优质的公共机构、公共设备,为高端科研团队提供基础性研究服务,以节约研究团队和科创企业的研发成本。围绕重大科学装置打造的科学城、科学中心等科创平台,应及时了解大湾区科创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对大型公共实验设备的需求,建设“大型公共科学装置—充足的基础性科研服务人员配套—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课题招标—先进的科研管理—成果产业化”一条龙配套服务平台,以增强大湾区科创平台的成果产出率,提升重大科学装置对港澳、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科创团队的吸引力。同时,探索在科创公共服务平台设置与企业对话的机制,及时将市场对科创研究的需求反馈到实验室。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