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遵循
2020年07月01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日总第1957期 作者:张婧磊

  文艺创作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作品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些遵循的要旨即是文艺创作要彰显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与人民特色。

  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特定时空中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作为中国文艺发展新阶段的新时代文艺,必然以反映中国社会历史变迁和人民生产生活为主题。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是震古烁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都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滋养。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文艺是中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首要己任,即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经典的艺术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汇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应当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依然屹立在世界大国之林,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就是基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维护国家统一为特质的民族精神。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当用生动的语言文字和鲜明的艺术形象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再现恢宏的历史进程,塑造典型的英雄形象,呈现豪迈的英雄气概。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杜绝对历史事实的虚无主义,对英雄人物的戏说亵渎,对国家尊严的任性不敬。

  讲好中国故事应当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文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文艺创作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在个人层面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准则,在社会层面弘扬公平法治的价值理念,在国家层面倡导民主文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

  讲好中国故事应当正确处理讲好本来与兼顾外来的关系。在注重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中国特色,即创作主题主要聚焦中国故事,创作艺术主要依托中国形式,创作导向主要指向中国精神,创作目的主要增强中国力量的同时,也要在创作中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一方面,当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全球化世界,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各国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与其他国家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在坚持本来、聚焦中国的同时,必须兼顾外来,注意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文艺成果和文艺手法。如用国外原创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翻译和创作表现国外生活的文艺作品等。

  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代同步,创作反映时代风貌的文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样的艺术形式记载和反映世事变迁、风土人情等社会生活与时代风貌,用尖锐犀利、隐喻悲恸等多样的艺术风格启迪民众心灵,鼓舞民众精神,通过众多栩栩如生的典型艺术形象与经典艺术作品呼唤民族觉醒,振奋民族士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文艺作品都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国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上。面对全面深化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伟大实践,文艺工作者要投身其中,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反映时代、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当下中国故事,书写当下伟大实践,展示当下时代特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奉献智慧,为广大民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文艺创作时代化要求创作主题聚焦时代现实,创作导向反映时代精神。任何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照,都带有该时代的鲜明烙印。新时代文艺创作既要讲好中国的历史故事,更要书写好新时代中国的当下故事;既要呈现出平凡个体的喜怒哀乐,更要描绘出先进集体的火热实践。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超越个体的共同集体意识和普遍精神实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既要把改革创新的生动场面和时代精神作为创作主题,也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文艺创新。在创作实践中,做到勇于直面时代课题,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勤于深入时代一线,敢于聆听时代声音。在艺术书写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既有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又有对社会进步现象的颂扬,用艺术的笔触、语言和动作展示立体的时代,从多维的角度为时代画像、立传和明德。

  新时代文艺创作时代化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致力于推出引领社会进步的精品力作。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任,文艺工作者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坚守文艺价值引导、审美启迪、精神引领的艺术理想。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处于各种思想观念、文化认知激烈碰撞交融的时代,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大众影响深远。在这种背景下,文艺创作不可能不考虑经济效益。好的文艺作品一般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作品,是既得到大众肯定,又得到市场认可的作品。但文艺工作者创作作品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是社会价值而非经济价值。文艺创作必须戒骄戒躁,杜绝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地创作粗制滥造,甚至是低俗猎奇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尚夯实坚实的文化基础。

  人民特色:创作为了人民,创作依靠人民,创作关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正是基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因此,新时代文艺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创作为了人民,创作依靠人民,创作关注人民的理念;坚持文艺大众化的基本方向,在深入生活、走进一线、扎根基层、贴近人民中书写人民、表现人民,实现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讴歌。

  创作为了人民就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文艺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人民群众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进一步服务于人民大众,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文艺作品的诉求,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激发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昂斗志。

  创作依靠人民就是笃信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创作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文艺作品是主客观相结合的创造性产物,主观因素是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客观因素是文艺工作者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较高的艺术创造和加工能力,无法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没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和学习经历,也无法创作出一流的文艺作品。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文艺的一切源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人民,文艺创作的最根本依靠是人民的生产生活。只有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用心用情去了解各式各样的社会人物,捕捉多种多样的生活细节,才能准确把握创作对象酸甜苦辣的生活景象、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多姿多彩的人间真情,才能避免无病呻吟,竭泽而渔,使文艺作品真正来自大众,成为深刻提炼生活、生动再现生活、全景展示生活的优秀传世之作。

  创作关注人民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做到为人民抒情、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讴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浓墨重彩的对象,颂扬人民群众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情感、劳动与创造,展示人民群众的活力与精神、欢乐与忧伤。通过精准地刻画和重构,塑造出一个个多样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广大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文艺呈现的鲜活人物形象,书写的就是普通大众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对人民的颂扬,为人民立言,使文艺作品接住地气,增加底气,充满生气,在塑造典型、成就经典的同时,给人民以力量、温暖和启迪,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特色。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遵循唯物史观与推进‘四个讲清楚’研究”(19BWTJ28)、一般项目“新世纪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19CZWJ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聊城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