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诚勇毅”: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2020年07月01日 07: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日总第1957期 作者:郭倩

  大别山精神来源于大别山革命实践。革命时期,大别山军民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斗争环境,都十分艰苦。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军民无论革命处于高潮或低潮,都始终保持对党和革命的忠诚,勇于担当、敢于牺牲;始终坚守革命,直到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由此,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大别山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大革命时期,形成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革命实践孕育产生了大别山精神,而这种精神则指引革命实践的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借这种精神的指引和支撑,大别山军民始终坚守大别山,保持28年红旗不倒。1920年3月,董必武创办武汉中学。为了以革命精神培养训练学生,董必武提出“朴诚勇毅”四个字作为校训。武汉中学是为革命而办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品学兼优,思想进步,赢得社会上的一致赞誉。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成为培养大别山革命人才的摇篮。“朴诚勇毅”这一精神内涵由此产生,同时保持了其延续性,贯穿大别山革命实践。

  “朴”即艰苦朴素。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孕育出艰苦朴素之风气。大别山区人民质朴的家风,使得他们从小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主动要求走革命道路。革命年代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别山区人民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别山的红军队伍也始终保持质朴廉洁的作风。

  “诚”即始终忠诚。大别山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极其残酷的斗争形势,矢志不渝,以“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的悲壮牺牲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大别山区的革命者,大都从普通士兵干起,经历过大革命失败、张国焘的错误“肃反”、长征和解放战争等艰苦考验,依然痴心不改,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决跟党走,相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大别山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接受优秀革命文化的教育,逐渐成长为具有崇高信仰的无产阶级战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勇”即勇当先锋。勇敢、勇当先锋是指在中国革命最紧要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位置,发挥着重要和特殊作用。其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品质保证。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政治环境没有让大别山人民退缩。在时间短、开展军事斗争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决策者和人民群众依然挑起重担,领导和发动了起义,充分表现出敢于担当的精神,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像一面鲜艳的红旗,28年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指引着大别山人民勇往直前。

  “毅”即坚忍不拔。大别山革命时期,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革命处于高潮时期不骄傲,处于低潮时期不放弃。大别山人民坚持做到自强不息、矢志不渝、坚忍不拔,不断将革命推向前进。红色大别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无数生命守护着革命火种不灭,坚守党的革命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坚信革命终会取得胜利,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形成了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气质。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为整个中国革命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对改变全国战争形势起到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正是不胜不休的士气,鼓励刘邓大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扭转了解放战争的局势,使得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战略“由防御转为进攻,由内线转到外线,改变了战略形势”,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这是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显著特征。大别山区形成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别山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一样,是党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指引社会发展坚强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