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与陕甘宁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研究
2020年06月29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9日总第1955期 作者:冯超

  陕甘宁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新民主主义文化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国文艺,不仅是中国革命文艺及当代中国文艺的“示范”及雏形,而且也是当代文艺及其“人民文艺”美学追求的基本艺术资源。对陕甘宁文艺不同历史时期及发展阶段形成的文献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就成为建构陕甘宁文艺研究及其文献史料整理研究学术知识与话语体系的重要方式,更成为保护红色文化典籍,弘扬和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手段。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和数字媒介的转型逐步优化了文化的传播模式和传承方式,以大数据思维为主导的资源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事业繁荣进步的助推器。陕甘宁文艺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则为革命文学艺术的保护、整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从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到1950年1月19日撤销,前后历时12年零4个月。其间,中国共产党在以延安为中心,包括三边分区、陇东分区、关中分区、延属分区、绥德分区等五个分区在内的西北广袤土地上,开展及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及其创作活动,同时也留下了一大批既具有独特政治意涵,又具有丰富文化意涵的文艺文献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是20世纪中国文艺及抗战文艺、延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陕甘宁历史风貌与革命风采的记录者,集中诠释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所在。早在200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在陕西考察时就强调,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做好这一阶段史料的收集整理编纂工作,将延安精神同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通过多种途径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正在进行,很多文化工作者也都认识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数据库,不仅能让我们对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时代记忆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更加系统、充分的认识,同时,对关键性、有效性、真实性数据的充分运用,也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文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文艺产生了大量传达群众心声、深受人民喜爱且具备大众化、民族化和经典化特征的文艺作品,同时,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新民主主义政治、军事、文化及文艺的中心,陕甘宁边区也产生了一大批能够为中国革命文艺及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繁荣及其艺术选择提供历史依据的文艺作家、文艺思潮、文艺组织、文艺批评等。这些重要的文艺文献史料都是综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的复合型数字文化资源。我们知道,在知识生成、文化演化过程中,数据是产生信息、凝练智慧的前提。信息时代,知识及其价值的获取更多依赖于以数据为根本的文化信息平台,而大量数据的采集,规模化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将计量学、统计学等量化研究方法引入陕甘宁文艺研究,而且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材料缺失而导致的各种缺陷。因此,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基础上形成的陕甘宁文艺分析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究革命文艺的复杂起源,厘清共和国文艺、解放区文艺或延安文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拓展中国现代文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发现现代文艺发展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人文社科领域,文献史料的全面、新颖和真实是保证研究结果权威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必要前提,而第一手资料的匮乏往往造成解读时的主观误读或牵强附会,成为阻碍研究向前推进的巨大障碍。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则为文艺文献史料的搜集、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资源数据库建设之前,研究者往往需要承担收集、整理、阅读文献史料的巨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随着资料获取难度的提升,这一现象已经成为阻碍研究者以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回应错误观点和结论,解决系列重大问题,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鸿沟”。可以看到,部分陕甘宁文艺研究成果因未能充分利用原始文献史料,无法突出真实性、翔实性和系统性,直接导致低层次重复性成果比较多,原创性与时代性成果不足,这大大降低了陕甘宁文艺研究的水准。从理想状态来看,建设、利用资源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使相关文艺文献史料得到完善的保存,还能大大消除资料鸿沟,使身处不同地区的研究者加快获取文献史料和数据信息的速度,对促进海内外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大有裨益。当资料获取难易程度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仅靠独占资料从事学术研究的模式可能无法持续,易于搜寻的史料与考证学的兴起又促使研究者不得不提高对史料的剪裁、理解能力,这对未来的陕甘宁文艺及延安文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文史研究者黄一农提出的“e考据”研究理念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论争,对史料的“肢解式”理解与“碎片化”处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但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各类文艺文献史料的数据化,依然在拓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扩充史料保存、利用范围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而这也是陕甘宁文艺文献整理及其学术研究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