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挖掘·知识生产·记忆承续——以陕甘宁地区革命纪念馆为例
2020年06月29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9日总第1955期 作者:张瑶

  由于陕甘宁文艺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或者说,陕甘宁文艺创作归根结底是体现“党的文艺”观念的具体样态。因此,就从事陕甘宁文艺研究而言,研究者也理应将藏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各大专题纪念馆当作不可忽略的“史料来源”,并进而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陕甘宁地区革命纪念馆”中存有的文艺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搜寻与排查。

  而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树立史料的“分类意识”,对革命纪念馆中不同类型的馆藏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的考辨与梳理,这样才有利于确立史料的使用价值、适用领域与阐释限度。毋庸置疑,在馆藏文献中所收录的作家手稿、作品的初版本、原始的报纸杂志以及画稿图像等,可以说是最能反映陕甘宁文艺创作实绩的明证,我们也可将其看作与陕甘宁文艺文献贴合度最高的“优先级”史料。例如,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就陈列有李季所作《王贵与李香香》的手稿、王大化所写的秧歌舞稿、冼星海在鲁艺授课的教案以及《草叶》《文艺战线》等各类一手书刊。而在“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中则保存有较多珍稀的美术名作,如《饮》《向政府申诉》《改造二流子》等。

  如果我们能够开掘出与上述性质相同的材料,并为研究所用,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然而,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会发现,在陕甘宁地区的许多革命纪念馆中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与文艺创作直接相涉的材料。这固然与革命纪念馆偏重于革命政治史研究、凸显与革命旧址相连的某一主题有关,但是在一些较为综合性的革命纪念馆中也存在着文艺文献缺失的现象,这就不得不让我们生发出一些思考。

  一方面可以从中看出“陕甘宁文艺”在不同所属区域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我们以往常常将“陕甘宁文艺”统括在“延安文艺”的名目之中,这就很容易使我们对“地方性知识”视而不见,并习惯性地采用同一化的研究范式,遮蔽并进而取消了陕甘宁文艺在传播接受方面所存在的地域间隔性与差异性。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重新激活并启用“陕甘宁文艺”这一概念的部分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革命纪念馆中文艺文献的不足也提醒着我们应该打破人为设置的“纯文学”筛选标准的限制,进一步扩大材料挖掘的边界,提高对于一些馆藏的“边缘文体”如红色歌谣、行军日记、战时家书、学员习作等史料的关注度。例如,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中就存有游击队员薛可的《延安游击队日记》手稿等。诚然,这些局部性的史料难免有些琐碎,不应不加筛选地全盘接受,但我们也不能因耽于“审美”而忽略在特殊时代下多元文体创作的复杂现象,更何况这些材料还可以为我们充分走进历史深处提供生动而鲜活的细节性支撑。同时,一些非文字史料像拍摄于当时的视频影片、同期录音访谈等,也是我们在研究“圣地形象”等命题时必不可少的有力依据。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以动态开放的眼光去看待“文学场”与各个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有关文学研究的“周边性”史料如中共党政、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文献同样对构建整体性的研究视野有重大的参考意义,也可以被纳入李怡所言的“大史料”中进行跨界交流与对话。其实,就连革命纪念馆本身所包含的文本叙事(如解说词等)和空间叙事(如馆舍布局等)也可被我们当成更为宏阔的“红色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于此,我们才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地历史地将“陕甘宁文艺”置于多维立体的研究空间中进行考察。

  应当说,使上述一切成为可能的前提是革命纪念馆要与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红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才有利于保证“红色记忆”的传承与延续。那么,究竟该如何建立一个常态化的交流联络机制呢?笔者择其要者,在此强调这样几点。

  其一,革命纪念馆可与高校共同完成史料征集、课题研究等工作。革命纪念馆具备平台优势,在史料征集、鉴定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而高校研究者则能够及时地掌握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能够更为敏锐地辨识发现史料的稀缺及可利用程度。因而,两者可在坚持实物征集与口述征集原则的基础上,定期定向地开展史料征集活动,进而形成专业的课题团队,为填补馆藏与研究的空白,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专题性研究著作,创办核心权威刊物,提高双方的科研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革命纪念馆应借助于网络优势,尽快实现馆藏数据化、知识共享化,可与高校一起洽谈“数据库”建设项目,并为研究者以及普通游客在史料查询、复制、借阅等方面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延安市已与百度公司共同打造了“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这就使得人们能够轻松自如地通过“仿真场景”,获得“历史在场感”,感受红色革命文化氛围的熏陶。但是,有关革命纪念馆的馆藏文献目录仍难以查询,一些内部数据库仍难以对公众开放,所以,这一方面的工作仍有待深入完善。

  其三,革命纪念馆与高校应一同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普及。革命纪念馆可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平易通俗的方式运用到解说词当中,以便增强讲解的可靠性与知识的更新性。另外,纪念馆还可以通过特辟“学人专栏”、增设“临展”等方式集中展现本馆以及其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让馆藏文化与学术文化达成有机融合。而高校研究人员则可借助于完善教学课件、设置文献专藏室等途径,激发在校学生对有关陕甘宁话题的探索研究兴趣。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做好史料挖掘的具体工作,在与纪念馆的交往互动中确立文化自信,构建“红色精神共同体”!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