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理论传播新引擎
2020年06月24日 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4日总第1954期 作者:姚成得 符音

  中宣部推出的手机客户端APP“学习强国”,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主导和用户至上原则,以新媒体新应用打造理论传播新引擎,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了新渠道、聚集了新形态、培育了新受众,让理论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焕然一新。

  从“礼堂”到“超市”,丰富主流价值结构性供给。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学习强国”积极应对传播方式和受众特点的新变化,致力于建设互联网移动端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新平台,把理论传播从宣讲“礼堂”搬进自选“超市”,实现了传播内容和形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主流舆论矩阵,集纳了品类丰富、形态多样的正面宣传信息,涵盖了理论传播几乎所有题材、体裁和类型,设置了“新思想”“十九大时间”“学习之家”等纯理论频道,仅“新思想”频道就开办了重要讲话等11个专栏版块。点击进入供应海量信息的理论“超市”,从大应用到小版块,从主频道到子栏目,从动态资讯到理论文章,从重要讲话到诠释导读,每一位徜徉其中的用户都有充实的获得感,可根据习惯和兴趣自主“点菜”免费“购物”,选择“电台”按钮可以休息眼睛“听理论”,打开“电视台”开关就能身临其境“看理论”,还有不同层级多样化全链条的理论学习内容,让“新思想”频道成为理论传播的全息媒体。对理论传播、接受和学习方式有传统偏好的用户,对思想脉络、学术观点需要精深研读的,还可一键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客户端。这个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理论传播移动“超市”,补齐了传统讲堂、广播、电视、报刊的短板,正在彰显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成果新优势。

  从“听众”到“用户”,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铺天盖地的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干部群众接触的第一信息源。“学习强国”聚焦理论传播有效到达和精准覆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聚集吸纳学习者,把受众从泛在“听众”转化为具体“用户”。一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接受场域和学习状态,既可以完整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静心观赏央视推送的“学习新视界”或政论纪录片,也可以瞬间读完一则《平语近人》《引经据典》,还可以在自认为适当的时机退出或进入学习。虽然减少了理论宣讲正襟危坐、耳提面命的仪式感,却因随机性学习能更好顾及个体兴趣愿望,同时以伴随式传播释放和激活受众内生动力,极大提升了理论传播和接受的效率与效果。二是注重观照用户体验感并强化互动,无论是界面视觉感受、频道栏目设置,还是内容更新和点击链接速度,以及视频观赏、下载、转发的无卡顿等方面,其美感、舒适度和流畅性均远超其他手机应用。不仅专门开设“学习之家”服务专栏,而且在每条内容下方都开放评论区,便于每个用户发表学习心得和体会;在分享环节设置了微信、短信、钉钉等多种目标路径,扩大人际传播圈层范围。三是积极回应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理论学习诉求,在话语体系、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上更加时尚,《社会主义“有点潮”》《这个时代超级燃》等,都是年轻人发明创造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这样鲜活的话语在“学习强国”的标题和推文中屡见不鲜,让青年学子对新风扑面的理论传播毫无违和感,大学校园利用强国平台搜索收集学习资料蔚然成风。事实证明,“学习强国”的用户黏性和忠诚度正在大幅提升,机场、车站、公交、地铁随处可见学习用户。

  从“传播”到“应用”,推进主流价值精准化投放。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强国”实现了理论传播内容和手段创新,传播内容从单调的“高头讲章”向丰富的“自选菜单”转变,传受模式从单向“灌输”向多元“互动”转移,接受态度从单一“要我学”逐步向主动“我要学”转化,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一个“算法”主导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建成。在内容生产和用户服务中引进关键技术,从理论传播平台走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把针对受众的传播行为变革为“算法”主导的应用程序。其中“我要答题”“学习报表”“学习积分”版块,借鉴了手机游戏中的益智、闯关等激励机制,近日“学习强国”平台推出了学习积分兑换流量和书券,增强了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国云盘”“强国视频会议”“强国商城”版块,参照其他手机应用的集成性和开放性,拓展了平台存储、议事、购物等新功能;“我要吐槽”“服务电话”“直播奖品”版块,则引进常见社交媒体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赋予理论传播平台更多时尚意味和大众色彩。相信通过阅读习惯和算法定制的精准推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理论内容定制投放,“学习强国”将建成更强大的理论传播新引擎。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