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传承之花在高校平台绚丽绽放
2020年06月22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2日第1952期 作者:朱来斌 李立耀 李光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大国崛起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各类非遗文化需要很好地保护和继承下去。在各类非遗的继承和传播当中,非遗传承人无疑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如何用好非遗传承人,为他们提供最优平台,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促进各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校一直以来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非遗这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当中理应担负起主力军的作用。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拥有着丰富的教育和科研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成为非遗传承人传播、传承非遗文化的优质平台。事实上,“非遗+高校”的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与推广。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的结合还是比较有限的。新时代,高校需要在人才观、人才评价、人事管理等方面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才能为非遗传承人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才能让非遗之花从象牙之塔里面更美地绽放出来。

  第一,更新观念,用新时代习近平人才观看待非遗传承人才的价值。

  高校原本就是人才高地,各类专门人才在此聚集。因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高校在人才选择中对学历、科研能力等方面历来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也形成了特定的人才观。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中所孕育而来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人大多成长于民间土壤,虽然掌握着一技之长,但其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往往比较有限。高校人事部门如果沿用既有的人才观去审视和评判各级非遗传承人,毫无疑问,他们很难有机会进入高校的人才行列。高校要在各级非遗传承人的引进和使用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引入全新的人才观做指引。

  针对人才的使用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些讲话虽然针对的是特定领域的人才,但却清晰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开放、包容、务实的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呢?那些学识渊博、堪当大任的人固然是人才。那些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的“奇才”“偏才”“怪才”同样也是人才。这种人才观对高校在对非遗传承人才的选择和使用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甄选认定的各级非遗传承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都熟练掌握着所传承事项的知识和核心技艺,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代表性,也在一定的区域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短板,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怪才”“偏才”,对各类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及发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各级非遗传承人才的价值,结合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地引进和使用这些非遗传承人,为非遗之花绽放于象牙之塔创造条件。

  第二,人尽其才,以丰富的形式推动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的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各类非遗的赓续与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历来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与发展的最重要方式,将非遗纳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可以扭转各类非遗传承链条脆弱的局面,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非遗文化更好地创新发展。而一些非遗事项面临传承困难的局面,正是由于传承人缺少可靠的传播舞台、传承平台,寻找优质、可靠的传承平台成了很多非遗传承人共同的期盼。因此“高校+非遗”的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非遗传承人也以不同的方式走进高校。高校引入各级非遗传承人,主要将其作为非遗教育的人才资源来使用,为其提供更宽广、可靠的传承平台。

  首先,一些高校将非遗传承人作为辅助性的文化教育资源来使用,最常见的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大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聆听讲座,大学生能够近距离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既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非遗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继承与发扬。其次,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尤其是一些技艺性的非遗传承人,在一些高校当中开设工作室、工作站等。这些常设场所既是传承人工作、创作的场所,也成为一些文化、艺术修养类选修课的教学和实训场地。传承人结合非遗项目开设一些特色鲜明的选修课程。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就引进布贴画非遗传承人崔锁链、剪纸非遗传承人崔霞等,在工作室当中为学生开设剪纸、布贴画、麦秸画等多个非遗传统技艺项目的公共选修课。在这一过程当中,传承人带着非遗文化真正“进课堂”“进课程”,成为普及和传承非遗文化、振兴传统手工艺的有效途径。再者,也有一些非遗传承人更彻底地进入了高校,成为一些专业“双师型”的骨干教师。他们结合一些地域性较强的非遗事项,在高校中设立了特色专业,并成为主要的师资。比如泉州师范学院就开设有南音专业,引进了国家级南音传承人黄淑英、苏统谋、苏诗咏,以及省级南音传承人李白燕等, 担纲南音的演唱、演奏的教学与实践指导。而一些应用型高校更是直接延揽非遗传承人作为主要师资,打造出以非遗事项为基础的地域性较强的特色主打专业。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引进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陈礼忠,发挥非遗传承人进高校的积极作用,共同致力于传承民间雕刻非物质文化艺术,并使之创新升华和发扬光大。

  在以上这些方式中,高校主要是将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作为传授非遗文化的师资进行使用。与非遗文化传承、传播、发扬的需要相比,与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所应扮演的角色相比,仅把最直接掌握非遗文化精髓的传承人当作师资使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继续探索更多、更适合的方式引进各级非遗传承人。

  第三,创新方式,从人事管理工作方面为非遗传承人融入高校创造条件。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引进只是第一步。只有做好人才的日常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发掘人才的潜力,更好地为事业服务。对于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尤其如此。前面说过,很多非遗传承人属于“奇才”“怪才”,他们掌握着所传承非遗文化的精髓,却不适合传统人才观的甄选标准。高校原有的人事管理办法,同样也不适合于对非遗传承人才的管理。先说工作考核办法,高校中原有的考核办法显然不适应于对非遗传承人的考核。他们擅长于自己传承的技艺、工艺,适应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却未必能够很好地完成课堂的教学。还有些高校强调科研工作量,这点对于多数非遗传承人来说就更难完成了。如此一来,不但影响了传承人的工资收入,更容易伤害到他们的积极性。再看职称评定的管理。作为高校员工,职称评定的意义重大,既影响其工资水平,也构成其价值证明的指标。不论是哪所高校,现有的职称评定依据,一方面看教学,另一方面就是看科研完成情况。对于进入高校的非遗传承人来说,在这种职称评定管理办法之下,很难有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针对网络行业“奇才”“怪才”使用的讲话中强调,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这种认识同样适合对于非遗传承人的使用与管理,高校要想用好非遗传承人,发挥好这类人才的能力,就必须创新人才管理的办法。

  首先,要立好政治标尺。作为高校,要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方向。从人事管理层面,在引进环节,要坚持把政治关放在第一位,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政治意识考察;在聘后管理环节,既要严格政治要求,又要做好联系服务人才工作,配合学校党委部门,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其次,要突出师德规范。品德是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非遗传承人进高校,无论是短期授课还是进编进岗,无论是从事创作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承担着立徳树人的使命,都要遵守师德规范。高校人事部门应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非遗传承人的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引进、日常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各个方面,一视同仁地执行师德教育、评价、考核、监督等措施,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行为。

  再次,要创新评价标准。在考核评价方面,高校人事部门完全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非遗传承人作品的质量、数量,在校授徒、传艺的情况等标准,衡量和考核非遗传承人的工作。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职称评定与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比如2019年6月甘肃省人社厅、文旅厅就正式印发了《甘肃省艺术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不但明确了非遗传承人等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可以评各级职称,而且规定了这类特殊人才职称评定中以专业能力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历、论文、台阶等限制大为降低。这对于高校做好非遗传承人的职称评定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最后,要搭建平台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懂人才是大学问,聚人才是大本事,用好人才是大智慧”。人才最需要的是机会和舞台,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同样离不开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发展空间。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于2018年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礼忠,专门成立了校级直属研究机构工艺美术研究院,为人才在校工作创设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同时,以陈礼忠为专业带头人,积极启动申报工艺美术等专业,并成功获批,将于2020年秋季开始对外招生。

  总之,高校既要大胆引进各级非遗传承人才,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当中,同时要用好非遗传承人,创新人才管理办法,给他们以最好的平台,才能在新时代让非遗传承之花在象牙之塔中激情绚丽绽放。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事处、非遗数字化与多源信息融合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