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共艺术的人文涵育价值
2020年06月04日 07: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4日第1940期 作者:王陈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日益朝着生态宜居、人文诗意的方向推进,公共艺术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正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是指存放于公共空间,社会成员能自由参与、欣赏的造型艺术,主要包括壁画、雕塑、装置、景观等传统形式,也涵盖地景艺术、光影艺术、互动艺术等新型艺术形态。学界和业界对公共艺术作用的讨论,较多的是其审美价值、旅游价值及对城市品质的提升等,较少关注到它的教育价值。事实上,公共艺术最大的特征是公共性,意味着交往、对话与沟通,这使得它在人文涵育、道德培养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当前,公共艺术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人文关怀不足、公众参与有限、作品生命短暂等,这都与对其教育价值的忽视有关。为了充分发挥公共艺术作用,有效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公共艺术的教育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实现主流价值教育目标。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公共艺术要实现的不仅是其艺术价值,还有其政治伦理和社会价值,即获得公众最大限度的情感共鸣和意愿认同,这就使得公共艺术成为主流价值的凝聚和宣示。也就是说,公共艺术不仅是体现城市气质的“名片”,更是寄寓群体信仰的精神载体。从历史上看,公共艺术一直肩负着传达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重任,是获取社区认同的重要手段。

  其次,有利于提升全民公共意识。公共艺术是政府意志、公众意愿和艺术家个人创作协调的产物,其创作和接受过程发生在公共领域。在方案征集、民意收集、听证会、公开评审、社会评价等各个阶段,社会成员都可能参与其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同时,公共艺术作品常以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人文关怀,启发人们思考。因此,公共艺术是增强全民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再次,有利于提高社会审美水平。早在20世纪初期,蔡元培先生就提出将包括道路、建筑、公园、名胜、古迹等在内的“地方美化”当作美育的重要手段,这些手段与今天的公共艺术是多有重合的。事实上,相比于学校、影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专门接受审美教育的场所,人们出现在街道、广场、商场、地铁等公共空间的时间更多、频率更高。这意味着,上述空间内的公共艺术作品承担着更为重要的“美育”功能,是提升全民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了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教育作用,并将其更好地引入对社会价值、道德人格、审美意识的塑造中,我们应当在坚持严格艺术标准的前提下,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公共艺术地位,强调价值塑造。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仅仅定位于美化环境、塑造气质的“城市名片”,而应当将其提升至塑造社会核心价值和国家软实力重要手段的高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面关于公共艺术的立法,一些部门和地方法规大多仅从资金来源、程序公示、风貌协调等方面作出规定,并未强调公共艺术的教育价值,因此有必要加以增补。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中,建议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和地域文化作为指导意见,在作品立项、评审过程中,则作为首要评价标准。

  二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民权益。搜集、听取公众意见和接受公众评判,是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公民权益的尊重,更是公共艺术体现“公共性”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当完善相关机制,在方案征集、媒体沟通、听证会、公众投票、问卷调查、公开展示、评判审议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保证公众的充分参与。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义务向公众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接受监督,听取建议。

  三是结合现有教育体系,提升美育效果。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美育,需要融入现有教育体系,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应当鼓励学校将当地公共艺术作品编入教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艺术家、设计师深入社区、学校,介绍自己的作品,普及公共艺术知识;鼓励学校、团体、民众在公共艺术空间开展活动,接受熏陶。

  四是自觉践行核心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让人精神愉悦,更应该给予人能量,这就要求艺术家坚持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应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以凝聚情感、增进认同为最终宗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寻找与公共艺术融合的最佳途径;准确把握地域、城市、社区的文化特质和文脉传承,以较合适的艺术形式予以呈现。

  五是直面时代问题热点,推动社会进步。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它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保持与公众沟通,引起他们的思考、获取他们的共鸣。因此,艺术家应紧扣时代脉搏、直面问题,为公众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走入百姓生活,在柴米油盐中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作品中反映他们的生命、感觉与欲望,给予他们安慰、温暖和勇气。

  六是大胆引入高新科技,创新表现形式。我们生活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亦在不断推陈出新,如数字投影、互动装置、虚拟现实、无人机秀,就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这些新形式对公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艺术家应大胆拥抱新科技、新形式,创造出更优秀、更富感染力的作品。

  理想的公共艺术,不仅让城市变得更“美”,还会让城市变得更“好”。重视公共艺术的人文涵育价值,将为公共艺术长远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石。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