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2020年05月29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9日第1936期 作者:张志昌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23日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其间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做好陕西新时代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风文明建设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涵,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对立是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历史产物。同时,在供需关系调整和生产力有效调动下,“村镇变成了小城市,小城市变成了大城市”。城乡融合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中国城乡犹如鸟之两翼,须臾不可分离。塑造有活力和精神的城市,建设宜居美丽的新农村,让文明进步之花开遍城乡,才能形成城乡融合互动的理想蓝图。

  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没有生产方式的转型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就没有生活方式的转型和精神文化的消费。有序梯度分布城乡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规划并培育农村文化龙头企业,吸引精英回流,确保农民增收等,都是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巨变的关键举措。

  立法保护城乡文化记忆。历史和乡愁足以唤起当下人们的自豪感。广袤的中国乡村仍然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发生地,有什么理由不能激发人们文化上的庄严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呢?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神话传说到遍布中国城乡的历史故事,丰富的历史文化使我们完全能通过传统、庆典、符号、记忆、乡风民俗等建立辐射力广泛的文化凝聚体。政府要以“人物”“事件”“物像”“场所”为纽带,以街区、村落、建筑、遗迹、工农业遗产、湖泊、林草、山水等为载体,用全国和地方性立法的方式有效保护不同城乡的自我风貌,延续文化记忆。

  健全和加强传统村落的综合保护利用机制。城乡建筑和村落既是文化的载体,也延续着人们的记忆。要通过对遴选出来的古村落和建筑进行适当翻修保护来连接人和故事,传承传统文脉。贵州铜仁的瓦屋乡愁馆将传统移步现代,回应人们的精神诉求,重拾文化自觉;贵州荔波的“老房认养”促进城乡文化的渗透、对接和修复;江苏洪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高淳“国际慢城”的构建等,这些例证均给政府提供多元发展的参考路径。

  城乡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差异化原则,注重决策测算评估。按照行业、区位、阶段的不同,政府在规划设计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时,要考虑历史传承和个体异质。乡村农业遗产、历史依赖、消费项目的文化内涵等则成为突破的关键点。同时,还要注重对决策的测算评估。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标杆作用。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多包括农村、山区、岛屿等。日本东京既有银座、茶道、花道等,还有主要分布在乡村的五千余处文化古迹和乡村美景、民俗民宿、博物馆、舞台及平淡从容的生活姿态。遍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周边的乡村并不缺资源,需要的是政府对综合承载、优化配置的统筹以及文化标杆的引领。

  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要考虑文化的价值走向和理想追求。天人合一、田园栖居、诗情画意是中国城市传统文化的精华,应成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民族遗产、文化符号和国家财富。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在实现“城乡文化命运共同体”目标中,这份财富应当得到珍惜与保护。城乡文化传播从来就是双向互惠的,不然,离乡游子走在城市繁华街道上和初涉乡村的城里人一样茫然。

  乡风民俗是传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耕读传家、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精忠报国等都是我国乡风民俗的重要内容。去粗取精的同时,对于体现大众需求和心理的民本思想及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要发掘样本,形塑意识。在乡村红白喜事、村域治理等专项工作中,政府要规范乡规民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民心民力。

  此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均衡配置及农村文化人才的优化,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舞台等,都是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善作善成的发力点。

  把农村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把城市建成蓝天白云的花园,让身处不同城乡的人们凝心聚力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善作善成,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坚定“四个自信”的体现。

  (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关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2019A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科普基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