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
2019年12月17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7日第1838期 作者:王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底接见我国驻外使节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判断。之后,他先后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会见外宾、出国访问等国内外重要场合,丰富和发展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对中国外交工作提出总体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发现,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实现积极有为的外交目标,必须有效把握时代机遇并合理应对风险挑战。这要求我们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继续贯彻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既要,四个又要”的总体要求。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当前阶段,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西方力量优势受到非西方群体性崛起的系统冲击。全球权力从西方向非西方的转移进程日益加速,国际格局出现了力量分化和局部重组的总体态势。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全球经济影响在不断下降。21世纪初,西方七国集团占全球经济份额曾高达三分之二,目前则只占三成。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早在2015年就已经相当于七国集团经济总量。聚焦全球经济的增量部分就会发现,新增部分主要集中在非西方国家,这也意味着非西方国家经济正加速赶超。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关系的不对称性正在缩小。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总是在发明各种器物、制度和观念方面占据优势,而非西方国家则是在学习、引进方面付出较多。经过长期不懈奋力追赶,非西方国家正实现群体性崛起。尽管西方国家整体上仍然具有优势地位,但与过去相比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三是西方主导话语市场的情势被打破,非西方话语体系地位正逐渐提升。在重要国际组织中,欧美把持“代表链”的状况发生改变。今夏,中国提名的候选人屈冬玉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今后国际组织决策机构中,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非西方面孔,而在国际层面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倡议方面,也将出现更加多样化的政策和主张。

  第二,实事求是,全面认识世界变局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对中国来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利趋势正在形成,但也有各种不容忽视的风险和考验。

  一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普遍焦虑引发了政治反弹。近年来,非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让西方深感焦虑,中国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一些西方国家感到如骨鲠在喉。例如,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大国政治悲剧”“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中美注定一战”等说法不绝于耳。西方从自身历史经验中强调“国强必霸”,因此,并不相信可以与正在崛起的非西方国家和平互利共赢,一起发展。这恰恰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愿意放弃既有地位的真实心态。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升级对中国的施压。从美国国内反映的情况看,尽管美国精英仍然相信美国建立的世界秩序还未被打破,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发生重大变化。于是,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各种说法一再出现。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崛起本身就是对它们的威胁和挑战。例如,美国两党、智库和媒体日益认为“中国威胁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遏制,否则后患无穷”。正是基于这种外交领域的所谓“政治正确性”,美国全方位多领域向中国施压。未来一个时期,双方利益协调难度会持续上升,两国体制层面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三是美国在涉及中国重要利益的议题上不断挑衅。在经贸领域,美国企图用关税手段迫使中国全面让步;在政治领域,美国试图在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上,挑起民族矛盾、代际矛盾和认同矛盾,搅乱和阻挠中国的发展;在外交安全领域,美国坚持“航行自由”,不断抵近侦察,“含蓄”地向中国秀肌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来自外部的挑战。

  第三,把握大变局形势下“三个没有变”,积极稳妥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崛起的势头没有变,中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发展中巴关系的政策没有变。”“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述是对发展中巴关系的指导意见,也是推进更广泛外交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主流,各民族共同发展成为全球化新动力。顺应“东升西降”国际形势,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向高水平发展,既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长远利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责任推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持国际秩序、促进社会正义和维护全球稳定。二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崛起,极大提升了非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新兴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明显超过西方“七国集团”。针对“后危机”时代多边国际机制在应对发展问题上的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适时提出国际合作倡议。三是发展中国家合作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2013年以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等,都是发展中国家群体展开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实现国际制度安排方面的适应性调整,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也让非西方国家“制度性崛起”成为可能。四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合作仍然大有可为。当前,西方“自由国际秩序”面临困境,英国“脱欧”进程还在继续,美国“白人民族主义”泛滥,更加速了西方的衰落。新形势下解决全球公共问题,迫切需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形成新的集体倡议和共同行动。

  第四,高效落实“四个既要,四个又要”总体部署,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不断开创对外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四个既要,四个又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演变规律,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长期态势做出了合理预判。“四个既要”要求有效把握世界变局的总体大势,积极争取并创造机遇;“四个又要”要求重视世界变局的具体态势,积极应对并处置风险。两者有机统一,不能有所偏废。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重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的风险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这是冷静观察国内外形势得出的科学判断,对我们理解当前国际形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矛盾的发展变化。目前美国国内虽然出现严重政治对立,但在面对中国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者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一致。在对华议题上,对华强硬日益成为美国跨党派共识,美国甚至以此作为考验盟友是否忠诚的标准。美国带来的挑战,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需要面对的迫切任务。三是坚持奋进,善于斗争,积极应对各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冷静审视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同时敢于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并化解风险,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