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2019年04月09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9日第1669期 作者:张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于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此亟须深刻认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做好各种社会思潮的价值辨析;亟须深刻领会促进全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团结的重要性,形成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亟须积极培育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共鸣,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价值共识的伦理诉求,凝结着社会共同体的时代追求,是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最大公约数、最高公信力的价值观。因此,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和凝心聚力的作用,首先需要进行深度的价值辨析,廓清西方话语体系的本质,辨明各种社会思潮的真相,在根植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构筑价值共识,进而培育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当前,社会思潮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但无论是保守的、宿命的,还是伪善的、霸权的,都提示我们在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做好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识别、辨析、批判工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以全球视野与地方性知识融合的视角,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予以具象化、体系化的价值规定性,以“兴国之魂”的力量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共识的引领作用,在解难题、寻出路、谋发展中发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共识的“强信心、聚民心”功能,增强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共识的“暖人心、筑同心”作用。不同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高信仰的呈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内化于人民心中的、共同享有的基本价值信仰,成为人民日用而不觉的社会价值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社会获得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解与总体认知。但立物易、立心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亟须在深刻掌握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格局变革的基础上做到“长”“常”二字,灵活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思潮领域出现“形式多元、形态多样、内容多变”的现象,反映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主要体现为价值共识的“信任、信仰、信心”危机。“三多”一方面是对我国崇尚“和而不同”价值原则的现实回应,另一方面展现了我国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和理性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文化自信和大国气魄的体现。“三信”则反映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需要站位更高、更具远见的价值共识,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免受侵犯。这个性质决定了其之于其他价值思潮居于统领地位,涵摄统合其他价值观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一种排序在前、居于核心地位、起到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最普遍价值共识,响应了新时代社会成员对聚合价值共识的期待,是各利益相关方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凝结。“三多”“三信”为我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预警,社会意识发展的相对滞后性须引起各方重视,因此需要在更广泛、更深层次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整合与共识塑造的作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舆情思潮,我们应当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坚决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价值共识的地位不动摇,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和凝心聚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和伦理精神,其作为基础性价值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养成和习得,是排序置先于文化多元、道德冲突化解、社会文化同一性建构等之上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够“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能够“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价值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身体力行的前提,知行统一方才铸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引发社会成员对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共鸣,才能培育起社会成员基于共识之上对于具体社会伦理规范的共情意识,也就是培育起具有较强价值鉴赏力、辨别力、选择力与评判力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更加重视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树立,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不仅需要个体获得自觉理性认知,更需要个体化在自发的情感认同上,加强与社会化价值的关联与耦合。因此,有必要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和有益元素,以文化人,使社会个体浮于浅层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鸣升华至价值共情状态,在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成员的个体性追求中实现两者的契合同行,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成员自发自觉的道德向往和价值认同。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寻求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思全虑远,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要义,批判继承了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优秀元素。它绝不能停留在文本上和头脑中,而应当成为社会成员言行的根本遵循。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开拓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铁军,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